德國總理梅克爾(圖片來源: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7月31日訊】繁忙的漢堡港是德國經濟繁榮的縮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歐洲經濟一蹶不振甚至深陷債務危機。穩健的德國率先走出泥潭,一枝獨秀,2010年的GDP增長3.6%,佔整個歐元區GDP增長份額的60%,而在2000年時這個數字僅為10%。當時不僅是七大工業強國中的第一,失業率也下降到6.9%。
《財經早餐》曾刊登了一篇文章表示,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一位外國記者問西門子總裁說:「為什麼區區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
總裁回答:「德國的工匠精神會對每個生產細節非常重視,他們承擔著生產頂級產品的職責,和良好的售後服務,所以德國湧現出奔馳,寶馬,奧迪,阿迪達斯……」
那位記者反問他:「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麼義務呢?」
總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麼利潤的最大化。
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其實,別說做企業,就是解決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德國人也能用各種巧奪天工的機械玩出新花樣:如食物削皮;為清理秋冬落葉而發明真空吸葉器;為快速插秧而發明自動插秧機;為修剪園藝而發明綠籬自動修剪機。
德國人追求的除了技術先進之外,更追求絕對高品質。如人家1928年生產的摩托車,只要堅持保養,近百年之後還能打著火;德國建造的居民住房經過120年也不會倒等等。
德國製造成功的特點
公眾號「國資報告」有一篇文章,分享德國製造之所以這麼牛,有三條原則很重要。
1.首先,德國的一大商業法則就是,可以有慢公司、小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絕沒有假公司。那麼多家世界知名大公司,沒有哪家一夜暴富,都是靠質量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如有一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歷史了;馬牌輪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連相對年輕點的阿迪達斯,也有90多年的歷史。
2.其次,德國人做產品,跟商業定律反著來。商家一般都是想在消費者身上賺越多錢越好,但是德國公司在顧客身上只賺一次錢,一輩子就只跟你做一次生意,讓你說他的東西好,再去推薦其他人。
比如說鐵鍋,能用上100年。有人納悶兒了,說德國人造的鍋能用這麼長時間,怎麼盈利啊?德國人回答說,這一口鍋賣出去,所有人都發現質量好,有了口碑,於是就有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而全世界有80億人,還有幾十億的市場在等著我們呢。
3.最後,很多人都覺得消費者是喜歡物美價廉的,可是德國人從來就不信,他們一直認為物要美,價就不應該廉。但價格高歸高,商家沒把掙來的錢都收進自己腰包,而是拿去提高售後服務和產品技術。
而且,商家永遠不打價格戰,不跟同行競爭。他們覺得,那樣會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可以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就行,更重要的是考慮長遠發展。所以,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一分錢都砍不下來。德國製造的優勢在於質量、專有技術和優秀的售後服務。
除了上述三個特點之外,《全球商業經典》還有分享一些,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4.員工——培養技能,要求忠誠
在德國生活已久的老華僑杜丹和寇莉說,德國企業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員工,而打下這個基礎的是德國的職業教育系統一直沿襲的「學徒制」。勞工必須通過學徒制才能被公司聘用,也因為訓練完整、實際、專業,所以德國藍領工人平均時薪也高於英、法、美、日等國。
Vision Tool是一間不到30人的小企業,主營演出設備租賃、銷售跟發行。老闆叫斯蒂芬.史路特(Stephan Schlueter,音譯),他從學徒做起,白手起家,已經成功創立兩家企業。
從史路特的口中聽到了「Know-How」這個詞,意思是專有的技術或技術訣竅。在德國企業主的眼裡,具有「know-how」的員工是極其珍貴的,掌握著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
在金融危機來臨之時,與美國裁員不同,大多數德國企業都通過減少工作時間或者減少利潤來保住多餘的勞力。在最困難的2009年,史路特不僅沒有裁員,也沒有降薪。那年整個公司的人賺得都沒有少,只是他的利潤下降了。但他並不後悔地說:「讓員工走,你會損失很多經驗。」
對「know-how」的重視,「忠誠」成為德國企業主對員工最期待的第一條素質。他們都希望在艱難的歲月裡,公司員工能和企業不離不棄。事實上,在德國不難發現在一家企業工作了一輩子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