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就是用人的心來衡量判斷人的善惡之分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千百萬的人可以同時做一件事情,並且結果也可以相同,但是最大的區別在於每個人在做這件事情時的想法是不同的,神就是用人的心來衡量判斷人的善惡之分的。
很多基督徒認為,上天國純粹在於神的憐憫,人的行為無關緊要,只要信就已足夠,就能上天國。史威登堡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說:《聖經》說的很明白,人死後的景況取決於他在塵世的生活方式,人將照各自的行為受審判,得報應。
史威登堡引用一些《聖經》裡面的話來證明,他寫道: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侯,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16:27)
「在主裡面(虔誠信神)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啟示錄14:13)
「我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示錄2:23)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13)
「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示錄22:12)
其實《聖經》啟示錄裡面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知為什麼有人只選擇記憶自己喜歡的話語,這恰恰證明了這部分人並不是真信神的。
神不認為那些只是嘴上說道理而不去實踐的人是他的門徒(wikimedia)
《聖經》不承認那些惡人是神的門徒
史威登堡還引用《聖經》裡的話,告訴那些口稱是神的兒女卻不肯按照神的旨意做的人,神是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門徒的,他寫道: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馬太福音7:24、26)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馬太福音7:21-23)
「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路加福音13:26-27)
「我也必照他們的行為,按他們手所做的報應他們。」(耶利米書25:14)
「耶和華注目觀看世人一切的舉動,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耶利米書32:19)
「我必因他們所行的懲罰他們,照他們所做的報應他們。」(何西阿書4:9)
「萬軍之耶和華定意按我們的行動作為向我們怎樣行,他已照樣行了。」(撒迦利亞書1:6)
人死亡僅僅是脫掉了肉身,其元神(俗稱靈魂)會回到另外的物質空間去,生命將在那裡延續。所以,人將照各自在人間的行為受審判,得報應。
史威登堡說,憑良善和真理進行思考的人,必能看出生活良善者上天國,生活敗壞者下地獄。反之,喜歡作惡的人卻不願相信其死後的狀態取決於今生的生活方式。他們情願相信(特別是自己身體開始衰退的時候),神會不分善惡的把他們也送進天國。
達到神境界的標準,才能與神溝通,否則上天堂只是妄想(wikimedia)
境界與神的世界相通才能上天國
史威登堡說:真正的理性是由真知而非謬見構成的。凡由謬見構成的,便不是理性的。藉著社會性的真理,人的理性開至第一層;藉著道德性的真理,人的理性開至第二層;藉著靈性的真理,人的理性開至第三層。
史威登堡繼續解釋說:真知可分三種:關於社會的,關於道德的,關於靈性的。
1、社會性的真理關乎司法和政府事務,籠統而言,它關乎公平公義。
2、道德性的真理關乎人在社會中的言行舉止,籠統而言,它關乎誠實正直,具體而言,它關乎各種美德。
3、靈性的真理關乎天國和(真正引導信徒信神的)教會,籠統而言,它關乎愛之良善與信之真理。
史威登堡說的非常清楚了,達到第三層的境界才能夠進天國,因為這個境界是與神和神的世界相通的。
正義與善良是神的一種屬性,願意遵從神的安排的人才是一個好人(wikimedia)
行為是一個結果,意願和思想是它的靈魂和生命
史威登堡說:主在預告最後的審判時,僅僅提到行為:行為良善者進入永生,行為敗壞者進入永刑(馬太福音25:32-46)。
由此可見,人的外在生活由行為構成,內在生命的品質則通過行為體現出來。
史威登堡說,人的「行為」並非單指其表面的形式,它也包括內在的本質。眾所周知,人的行為無不出於意願和思想。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支配著人的行為。
史威登堡說:所以,從根本上說,行為是一個結果,意願和思想是它的靈魂和生命。究竟而言,行為是意願和思想的外在表現。正因如此,導致行為的意願和思想的品質,決定了行為的品質。思想和意願若為善,行為便為善;思想和意願若為惡,行為便為惡,儘管兩者可能表面相似。一千個人做同一件事,表面可能無任何差異,以致人無法分辨,但從根本上說,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獨特的,因為它出於不同的意願。
他舉例來說明假善: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回報和信任,有人求關係,有人因懼怕法律,擔心喪失名聲地位,有人為拉幫結派,有人為行欺騙,不一而足。
這些人表面做一些善事,別人看他們在做善事,在神眼裡他們其實是惡人,因為他們不是出於對誠實公平的熱愛,而是出於私慾和物慾。別人眼裡看他們在做「誠實和公平」的事,其實這些表面的行為卻是他們以此達到慾望的目地。
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好人呢?
史威登堡說:因熱愛誠實公平而待人以誠實公平的人,其行為表現與前面所談到的惡人表面上沒有什麼不同。但他們如此行,有的是為了順從真理,因為這是聖言的要求。有的是為了良知,因為他們被信仰之情所感動。有的是出於仁愛,因為鄰舍的福祉本該受到重視。有的是出於愛神,因為行善是理所當然的,待人以誠實公平也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熱愛誠實公平,因為兩者出於神,神所發的神性寓於其中。所以,從根本上說,兩者是神聖的。他們的行為從本質上說是良善的,所以從表現來說也是良善的。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表裡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