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乾隆御書。
中國的歷史這麼長,如今唾手可得的書本,不值錢。在古代對於書本,卻不得不十分尊重,因為來的不容易。
古代的書,最早的大約是甲骨的書。甲骨的書,最早的大約早在3000多年前,殷朝的出現的。占卜吉凶的記錄材料--把占卜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最早的圖書。但是這可不是人人可以看的,是王家獨有的。1989年之前,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在蔡倫發明造紙以前,簡牘,古代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這是我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簡」是用竹、木削成的長條;「牘」是用木間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筆書寫的。它對後世的書籍制度,影響卻是久遠、深遠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此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的基礎上形成的。
「簡」是用竹、木削成的長條;「牘」是用木間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筆書寫的。
舉例說明:
古人將信寫在木版上,加上一塊版就叫「檢」。在檢上寫寄信人、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做「署」;然後將兩塊版合好紮起來,在打結的地方塗上黏土,蓋上陰文印章,在黏土上出現凸起的字,這就是「封」由於寫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長,故信函又叫「尺牘」。
紙張出現以前,中國古代的官署也用竹木為載體的公用文書,由於文字內容有異,其稱謂有別,如軍事的文書叫「檄」;用於告示者稱之「榜」等等。
是不是很有意思?
竹簡:《孫子兵法》。
居延都尉吏俸例簡。
韋編三絕
我們讀書,常常有人誇我們韋編三絕,這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讀書勤奮用的。這是一個成語,來自於孔子。
東周時期的書,還沒有印刷的。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然後用牢固的繩子,把它們按次序編連起來,才能最後成為一本書,才能閱讀。在通常的情況下,「絲編」是絲線編連的,「繩編」是麻繩編連的,「韋編」是熟牛皮繩編連的,熟牛皮編連的最為結實。
《周易》這樣的書,便要由許許多多的竹簡串聯而成,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韋繩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打開來。
孔子的學習精神非常好,他晚年攻讀《周易》的時候,花了很大的精力,曾翻來覆去地讀,竟使編聯《周易》的繩子斷了好幾次。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孔子不小心弄斷了韋繩就麻煩了。編簡成冊的長篇著作一旦散亂,則發生「錯簡」。哪根在前,哪根在後就不知道了。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縑帛的書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書,以絲織品作為記錄載體的,稱帛書,色白又稱素書。竹簡的壞處是攜帶不便,而且容字有限,縑帛這沒有這個麻煩了,縑帛是絲織物,既輕軟又平滑,還宜於畫圖,幅的長、短、寬、窄也可由自己決定,而且可隨意折疊或卷起,收藏容易,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的不足。
但有縑帛是絲織的,雖有種種好處,卻有一樣不好,它太貴了,普通人用不起。而且一經書寫,不便更改。所以,縑帛文獻約起源於東周時代,又盛行於兩漢,卻無法與簡牘平分秋色。
它與簡牘並存,古代皇帝頒佈的詔書、律令和官府的冊籍、名簿、表報等都記載於簡牘之上,也是出於節約的考慮。
但是由於簡牘質地堅實,所以大量簡牘檔案得以遺留下來。讓我們瞭解到很多古代的事情,這樣一比,就還是簡牘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