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進潮」中,原來存在相當高的流動率,反映台籍老師西進面對的多方面問題。(圖片來源:Flickr/總統府)
【看中國2018年7月21日訊】台籍教師赴陸成為焦點之時,他們在大陸的高流動率則是「西進潮」中的另一面向。一名在福建教書的台師分析,醫療品質、科研壓力、師資水準參差不齊,這三點最令台師傷腦筋。
福建省教育廳在2017年10月下旬公布,至2020年前,將引進1000名台灣優秀教師到福建省大學任全職教師。消息爆出後,在台灣引起討論,陸方這項對台政策沒流於口號,部分在福建的台師都感覺從台灣來的老師變多了。
一名在福建某大學任職的台師向中央社表示,因地利之便與文化相近,福建是台師的主要分布地之一,福建省教育廳2017年發布招攬人才公告後,台師微信群上的新面孔增加不少,赴陸工作的討論也更顯熱絡。
然而這名教師表示,儘管赴陸的台師看似年年增多,但台師在大陸的高流動率也很值得關切,以他任職學校的台師為例,光今年就有1/4出現人事異動,當中不乏有人是在台灣找到工作後而決定「回流」。
他指出,台師高流動率的現象並非僅限於單所學校中,而是台師在陸任職的常態。
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台交流委員會2017年起開始舉辦台師招聘活動,以首屆招聘為例,當時有50名台籍博士到上海面試,最後只有5、6個人到大陸教書,其中一個今年也想換工作。
分析台師高流動率的原因,前述受訪台師認為,有一個大背景是,相較北上廣等大城市與985、211大學人才濟濟,會大力招攬台師的學校多位於二、三線城市或排名較不靠前的學校,這些地方生活條件、師資都有改進空間。
他表示,他的台師同事離開,背後考量包括孩子就學、醫療問題,再來就是同儕間的水準參差不齊,與預期的教書環境不一樣,最後就是台師往往被委以科研重任,很多人自嘲「學術長工」,久了便喘不過氣。
這名台師說,許多人看台師赴陸的議題時,只注意到薪水,但大陸的學術環境,尤其是會特意開缺給台師的大學,許多都希望台師能幫忙衝「學術KPI」,若無法達成目標,很容易被指指點點,心理負擔很沉重。
過來人:先回答自己要甚麼
曾經是大陸台生也當過台師的李政亮說,到中國大陸念書,年輕人終究要回答「你要什麼」以及「如何避免成為別人的工具」的問題,如果還不能判斷,不一定要趕搭中國這班列車。
台灣大學畢業的李政亮,2000年前往北京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後,2007年到2011年在天津南開大學任教,目前在政治大學兼課,並以觀察中國社會發展為專業。
李政亮觀察,台灣學生到大陸念書,最不適應的應該是網際網路的使用,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另一個差異,則是台灣與中國主權這個「永恆的話題」。他認為,兩岸年輕人互動會擦出很多火花。對台灣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來說,自由像喝水呼吸一樣正常;但對同年齡的大陸人來說,這世界是需要篩選的。
在兩岸大學都有任教經驗、知名作家李政亮認為,年輕人到大陸念書,終究要回答「自己要什麼」、「什麼是良善的生活」,應當要把個人對好生活的期待和對好社會的看法整合起來考量。(圖片來源:中央社)
除了社會風氣,各種與政治掛鉤的政策風險,也是在大陸就業就學必須考慮的變數。李政亮2011年在台灣出版「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一書,天津南開大學發現後,在未依照勞動合同法的情況下,就對他發出不續聘通知。
當前大陸當局推出政策吸引台灣年輕人赴陸讀書、就業,李政亮說,「拉攏台青」成為地方官員的政績指標之一,但政策可能隨時變化,台生要想清楚,「不要變成別人升官的籌碼」。
他認為,年輕人到大陸念書,終究要回答「自己要什麼」、「什麼是良善的生活」這些問題,不能只看到大陸「發展很好」,而不去想自己是否能適應龐大的競爭;不能只看經濟不管政治人權環境,因為人不是政經分離的動物,應當要把個人對好生活的期待和對好社會的看法整合起來考量。
他建議,台生也可以先透過赴陸實習、交換等短期交流來回答這些問題,如果還不能做判斷,不一定要急著搭中國這班列車。
對於大陸高教放寬吸收台生的政策,李政亮不預期會立刻造成效應。
從大環境來說,他觀察這兩年台灣對大陸的看法有些變化,經過李明哲被捕服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過世等事件,台灣對中國態度不完全是幾年前的「經濟發展人人稱羨」。
此外,大陸中產階級的焦慮這幾年特別嚴重,中國的經濟成長逐漸面臨瓶頸,這些對台生赴陸意願都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