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之後,不婚不育的數量大幅增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6月25日訊】一直有種說法,「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從日本到韓國,都是如此,高房價之後,不婚不育的數量大幅增加。而在咱們這,大家心知肚明,但缺乏統計數據支撐。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卻給了我們一份答案。美國最大的房產平臺Zillow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以全美25-29歲的婦女為樣本,採集了大量的人口數據,結論是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並且在洛杉磯、西雅圖、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高房價對生育率的影響表現得更加明顯。
報告還顯示,這些年,美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都上漲了10%以上,在2010年到2013年間美國人平均初次購房年齡為32.5歲;隨著房價的上漲,到了2017年平均初次購房年齡提高到了35.7歲。與此同時,婦女選擇生育的時間也在推遲:2010年,美國初為人母時的平均年齡為27.7歲;到2017年,美國年輕婦女選擇做母親的平均年齡推遲到28.7歲。
隨著美國房價創新高,生育率已經降至了30年的新低。(圖片來源:zillow.com)
而在生育率方面,2007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美國生育率數字為2.12,不過隨著經濟滑坡,經濟壓力增大,生育率在2010年已經降到1.93。但後來大家認為,這個理解錯了,也許生育率跟經濟關係不大,因為2015年至今,美國經濟開始展現強勁的復甦趨勢,生育率並沒有反彈,反而房價卻開始明顯上漲,2015年美國婦女生育率進一步降到了1.84;2016年是更是跌到1.82;2017年美國生育率已經掉到1.76。不管美國經濟是否復甦,就業是否企穩,隨著美國房價創新高,生育率已經降至了30年的新低。
這個統計著實挺有意思的。那麼中國是什麼水平呢?是否也適用於這個統計呢?根據2015年的數據統計,中國的實際生育率已經跌到了1.4,2016年全面二孩後,據說是生育率超過了1.7,但這個數據比較可疑,或者只是政策因素帶來的迴光返照。但即便是真的,也比美國要低,而全世界公認的低生育率標準是1.3,當然還要仔細分析中國的實際生育率結構,這其中根本不用統計,用腳趾想也知道,大部分都是老少邊窮地區貢獻的,在農村和小城市,生育人口更多。而在大城市生育人口更少,北京上海深圳的生育率,已經低於1的水平,這個意思就是,每經過一代人,人口將下降一半,這是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這就跟Zillow的數據對上了。中國國內的房價,在2015年之前,主要就是幾個核心城市在漲,差不多是10年5倍,而過了2016年,其他二三線城市才開始接力上漲,所以在2015年以前,生育率的災難主要體現在了一線特大城市上,而二三四線城市這輪房價的暴漲,還沒有反應在數據上,但估計效果已經產生了。
中國生育率在政策效果過後,很可能會進一步創新低。而事實上,縱觀全世界,生育率一旦掉下來,還沒有一個國家能把他再搞上去,即便反彈,也是短暫偶然的嬰兒潮,後面一定是進一步的下跌,甚至直接發錢都沒有用。大家就是不生,你總不能把人抓起來吧。
有人說了,剛才不是講了嗎?老少邊窮地區,這些地方房價不漲,人口出生率也不會低,這個是沒錯的,但人口和經濟的關係上,除了有數量,還有人口質量,這個問題恰恰說明瞭,我們的人口質量斷層,也就是說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將不是持續的,沒有造血功能,要始終靠著農村的不斷輸血。
這些進入城市的人口需要重新適應,重新接受城市的生活和教育,但這種在生活中不斷提高的素質並不能有效傳遞下去,這現在是最大的麻煩所在。大家也都知道,未來的社會是科技的社會,大家比拚的是創新和科技,純粹的勞動力,越來越多的將被機器所替代,所以人口素質斷層,沒有可持續性,必然影響我們的發展進程。
現在,很多中國網友都在調侃,真心不敢生孩子,你生一個男孩出來,就相當於欠了國家一套房,可能全家又要幾十年白幹了,所以現在選擇晚婚晚育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理由就是買不起房,生孩子沒人帶,生孩子沒地方住。你要想養孩子,就得犧牲一個家裡賺錢的主力,要不就得把遠在老家的父母接到大城市來,這無形中要增加很多租房的成本。雇保姆一個是不放心,二是經濟壓力也相當的大。
所以大家反覆算賬,生一個孩子的居多,特別喜歡孩子的才會生二胎,但生二胎家庭的數量還遠遠沒有丁克家庭的數量多。這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人口將是未來社會最大的難題。雖然我們可以用機器替代人工去生產,但總不能讓機器替代人工去消費吧。如果人口越來越少,消費能力斷崖式下跌,那麼總需求減少,生產製造再多也就變得沒有意義。
經濟社會說白了,還是人的社會,如果連人都沒有了,經濟又從何而來呢?現階段雖然我們可以說,中國人口太多,少一點會更好,但也應該有前瞻性的看到,這是一個趨勢,一旦這個趨勢開啟,可能未來幾十年都會沿著這個方向發展。中國60年代已錯判人口增長的速度,希望這次不要再錯判人口下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