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6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文隆綜合報導)美國早前表示計畫再向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有美媒引述消息指,作為中國首席貿易談判官的劉鶴正承受著來自國內的巨大壓力。也有分析認為,美國沒有按照中共體制需要的套路出牌,並不是劉鶴個人誤判形勢,而是中共體制的痼疾使然。
美媒《華爾街日報》5月30日報導引述一位身在北京的政府顧問的說話指:"他(劉鶴)在國內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白宮5月29日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將按計畫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懲罰性關稅,並加強對中國個人和實體的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同時繼續就知識產權問題在世貿組織對中國提起申訴。
外界認為,美國突然改變打法,確實對劉鶴的衝擊比較大。此前,《金融時報》曾刊文稱,在北京,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擁有一份「中國最糟糕的工作」。
《金融時報》指出,劉鶴眼下面臨的挑戰是,在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圍繞貿易失衡、相互投資限制和中國產業政策的分歧試圖談判達成永久和解之際,確保雙方之間的停戰狀態能持續下去。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可能會危及這位副總理推進其他緊迫問題(比如人民幣國際化和國企改革)的能力。
中國政治評論家鄧聿文亦認為,這輪貿易戰中劉鶴受損最大,「不管是美國耍了劉鶴還是劉自己判斷錯誤,實際情況是他是兩次對習近平誤報,這很可能導致習對劉的看法發生改變,對劉在應對複雜事變的能力重新考量,因此劉是否能繼續得習重用值得觀察」。
不過,海外《阿波羅網》在相關報導中分析稱:美國沒有按照中共體制需要的套路出牌,並不是劉鶴個人誤判形勢,而是中共體制的痼疾使然。「在體制與體制的對撞中,中共很難適應民主制度的做法,除了其宣傳攻勢,左右國人的喜怒哀樂,核心問題往往一籌莫展。」
早在劉鶴5月帶團赴美進行中美第二輪談判之際,就流傳著劉鶴負擔很重,擔憂談不好難以回去交代,網上已經見到不能像李鴻章當年在日本簽《下關條約》那樣的說法,意思是不能「喪權辱國」。那樣說不定北大會「爆發學生運動」云云。
而且,官方喉舌《環球時報》隨後發表的一篇社評似乎坐實了這種說法。《環球時報》針對削減2千億美元順差,稱中方也希望此次磋商取得結果,但中方代表團不可能帶回一個「不平等條約」。
法廣指出,這樣過分的用詞很危險,弄不好就是把雙刃劍。
在5月17日,劉鶴正在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的當口,中共共青團中央在其官方微博轉發了一張中美貿易談判和百年前的《辛醜條約》對比圖,並輔以這樣的表述:「中美貿易談判和一百年前《辛醜條約》簽訂現場……未來,將是更年輕的少年中國!」
多數網友轉發該圖片,是因為其另外一個非常明顯的寓意。因為百年前的《辛醜條約》,被官方定義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屈辱的象徵。
該圖片經大量轉發並引發爭議後,共青團中央官微已經將其刪除。而《環球時報》官方微博則跟進稱共青團中央官微「表達的意思沒有問題」。
但這次在華盛頓的中美談判,外界普遍認為北京在川普(特朗普)政府的壓力下,將採取一定措施修正中共的不公平貿易及盜竊知識產權行為,二者本質上截然不同。
時政評論員唐靖遠對《新唐人》表示,中共在貿易戰中遲早會讓步,但是簽署妥協協議的官員可能在黨內權鬥中被扣上「賣國軟弱」的帽子,這也是中共自己習慣性煽動民族情緒捆綁自己造成的後果。共青團的舉動,無疑是在給前方談判未果的劉鶴挖坑,令其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