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8年5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昨天下午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公開信,為自己讀錯「鴻鵠」的發音公開致歉。林建華歸因於自己上中小學時,正趕上文革,教育幾乎停滯。
5月4日北大120週年校慶,校長林建華致詞時,引述習近平日前考察北大發表的講話,把「鴻鵠」之志的「鴻鵠(honghu,編者注)」讀成「鴻浩」(honghao),被網民訕笑批評,認為北大校長竟不會這個詞的發音,「鴻鵠」在中學課本就已經出現。
另外,演講中,林建華還把「莘莘(shenshen,編者注)」讀成「jinjin」。
林建華這個出錯校慶致詞視頻在網路迅速散播,但遭到網管一一刪除;修剪版的視頻中,林建華的「鴻浩」口誤被剪掉,這種做法也引髮網民批評。
林建華5月5日下午在北大未名BBS(電子佈告欄)上發表「致同學們」公開信,信件隨後在多個陸媒微信公號上都有轉發。
林建華在這封信開頭說:「很抱歉,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說實話,我還真的不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應當是學會了,但成本的確是太高了一些。」
林建華坦承,「我的這個錯誤會使很多同學和朋友失望,覺得作為一個北大校長,不應該文字功底這樣差。說實話,我的文字功底的確不好,這次出錯是把這個問題暴露了出來。」
他特別提到,自己上中小學時,正趕上文革,教育幾乎停滯。「開始的幾年沒有課本,後來有了課本,也非常簡單。我接受的基礎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統。」
林建華表示,當時他生活在內蒙古的農場,十分閉塞。當時不但沒有現在發達的網際網路,連像樣的書都很難找到。
林建華還意外提到文革時期被洗腦的過程,他說:「‘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我小學五年級,幾年都沒有課本,老師只是讓我們背語錄和老三篇。十幾歲時是求知慾最強的時候,沒有其他的書,反覆讀毛選和當時一本幹部培訓用的蘇聯社會主義教程。我的中國近現代史知識,最初都是通過讀毛選和後面的註釋得到的。」
他表示,這個時期學的這些東西被背得滾瓜爛熟,「深深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觀念。」
不過他說自己很幸運,1977年文革結束後考大學時,作文在語文科考試中佔了80分,詞句和語法只有20分,「否則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此外,上大學後學英文也費了很大的勁。
林建華說,寫這封信的目的不是為自己的無知或失誤辯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真實的我」。他還說,他所有的重要講話都是自己寫的。
對於這個錯誤引起的關注,林建華表示覺得失望和內疚。
1955年出生的林建華是山東高密人,文革開始時11歲,在北大化學係獲得博士學位。他目前兼有化學家、教育官員、理學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身份。在擔任北大校長和黨委副書記之前,他先後擔任過重慶大學和浙江大學的校長。
外界留意到,目前在中國大陸各領域特別是黨政軍和高校、國企等系統,50後仍是握有實權的一代。這些官員也多在「文革」時期受到嚴重衝擊,有些父輩在期間受過殘酷迫害,個人成長同樣受到影響。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今年2月在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本屆執政班子出生於毛時代的「50後」,可謂命途多舛的一代。成長經歷、知識結構、世界觀等方面往往存在變異,會影響到執政能力和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