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容不下比特幣你所不知道的原因


【看中國2018年3月11日訊】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9日在全國人大會議記者會表示,中央銀行持續關注金融科技方面的新技術,也很關注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的應用;但這些研發應較為慎重,像比特幣和其他一些分叉產品的一些東西出的太快,不夠慎重,如果迅速擴大或者蔓延,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負面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傳導,產生不可預測的作用。因此,中央銀行主張,研究一些新東西是好的,但要考慮全域、大局,不要鑽政策漏洞。

周小川表示,從中央銀行的角度來看,第一是不慎重的產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產品也必須經過測試、經過認證,比較可靠了以後再推廣。所以,中央銀行的做法是去年8月底先把ICO停了,後來緊跟著,不支持比特幣和人民幣的直接交易。再者,將現在所謂比特幣一類的虛擬貨幣像紙幣和硬幣、信用卡一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目前中央銀行並不會認可也不接受,而銀行體系亦不提供相關的服務。

然而比特幣的監管不是像表面上您所看到的一樣,僅僅是為穩定金融,其實背後還有其他理由。金融界網站專欄作者孫驍驥曾經撰文表示,在當下的中國,比特幣玩家太瘋狂,被監管者禁止是必然趨勢。現代的貨幣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金融騙局,而電子貨幣是因這個騙局而產生出的另一個騙局。

中國監管部門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態度歷來是十分謹慎。雖然這些虛擬貨幣在商業上提供了發展新興技術的機會,但監管部門也擔心,中國消費者會利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避開向海外轉移資金的嚴格限制,以及用它們來洗錢。畢竟,比特幣的國際交易是用美元計算,目前的比特幣充當著人民幣流向境外變成美元的強力中介。

比特幣的這種作用是由於它是由世界各地分散的電腦網路運作的,所以它不需要中央銀行這樣的中央權威機構或金融機構。這一特點吸引了那些想進行匿名金融交易的人,也可以說,目前的比特幣很大程度上更像是充當了非法交易的一種中介商品。

一個不符合目前國家金融政策基調的虛擬貨幣必然被打壓,但長期來看,它也不可能消失,國內外的經濟危機隱患會繼續助推比特幣的崛起。歐元危機、英國脫歐、很多西方國家越來越高的債務與GDP之比所引發的經濟亂象威脅著法定貨幣的幣值。

只要建立在法定貨幣之上的國際金融體系不變,那人們對於金融的憂患和恐懼就不會消失,對於比特幣的投機也將一直存在,尤其在人民賭性堅強的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何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