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初到美國,很多需要經過一段適應過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2月19日訊】不少華人初到異國他鄉,對當地文化和語言不熟悉,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期間難免會鬧笑話,一篇網文總結了華人隻身來美幹過的那些囧事,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在海外買藥的尷尬事
在海外藥店的名稱是Drugstore,drug雖然也有藥品的意思,但在美國,該詞通常被稱為大麻等之類的毒品,而且不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吃藥一般會說medicine。
華人1親歷:有人去Drugstore取藥,脫口而出我來Pick up my drugs,說出口後感覺周圍空氣都靜止了
華人2親歷:過海關時,工作人員問她帶了些什麼,回答說Drugs!結果被請進了小黑屋。
華人3親歷:感冒買了點藥吃,跟同學聊天,說最近一直在吃drug,從那之後,同學都用不同往常的眼神看他。
give me five的尷尬
在美國,Give me five的意思通常就是擊個掌,一般是慶祝成功等,跟五元錢沒關係。
華人親歷:剛來美國,有中學生上門推銷雜誌報紙,當時口語極差說不過對方,就買了。剛付完錢,中學生興高彩烈得說:「give me five」,以為自己當時沒認清美元,給少了,結果又拿5刀來給了他。
麥當勞點餐尷尬
華人1親歷:剛到美國去麥當勞買薯餅,用英語說Potato cookie,然後人家一臉茫然地看著我給了一塊餅乾,後來才知道原來叫hash brown.
華人2親歷:剛不知道番茄醬叫ketchup,說要red sweet tomato sauce。
華人3親歷:去吃麥當勞,指著圖片點了個看著順眼的,服務員問要喝什麼飲料,當時不知道是個套餐,為了省錢,就說不用不用,對方還特意問確定嗎?後來才知道,在美國麥當勞套餐的裡飲料都是免費的。
Cash Back的尷尬
在美國,cash back不是白白返回現金,而是從自己的卡裡提出現金,換句話說,超市也可以當作ATM使用。
華人1親歷:剛來美國留學時沒有信用卡,到超市買東西時刷借記卡,看到刷卡機上寫著Cash Back,有5刀、10刀和25刀的選擇,自己還感概美國真是發達國家,返現都是憑自覺。想到自己只買了22刀的東西,拿25刀錢返現就過分了。於是欣然選了10刀的,回家路上還分給乞丐兩刀。後來給學姐講我的見聞,學姐噴在牆上的番茄醬我擦了好久.....
華人2親歷:第一次在美國超市買東西,收銀員問要不要cash back,我回答說要,對方問要多少,我說the more the better(越多越好!)......
買冰淇淋的尷尬
華人親歷:剛出國去買冰淇淋,對店員小妹說:Give me two balls please(給我兩個球)……後來才知道balls啥意思。原來冰淇淋球通常會用scoop,而不是用ball,因為ball有暗示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街道名尬尷
華人親歷:一直以為自己住的街道都是以博士來命名的,比如蘇格拉底,愛因斯坦之類的,所以一直以為他周圍的路都以博士結束,比如Socrates Dr.是蘇格拉底博士。
實際上,Dr.不是博士的doctor,在美國,一般指連接私人住宅和街道的那段路,Dr其實是drive的縮寫。
聖誕老人的尷尬
華人親歷:剛來海外被邀請去同事家參加聖誕家庭聚會,和一個老太太閒聊,講講自己在國內怎麼過聖誕節,那時候不知道聖誕老人的英語是Santa,跟人一口一個Christmas man的說了半天,也不知道老太太動了沒有,反正當天晩上還覺得相談甚歡。
牛排尷尬
華人親歷:點牛排服務員問幾分熟,自己沒聽懂,同來的師兄說medium(中等),自己於是說Large(大的)。
牛排幾分熟的回答有全熟是well done(全熟會比較硬)、mediumwell(七分熟)、medium(五分熟)、mediumrare(四分熟)、rare(三分熟)。
自由女神像的尷尬
華人親歷:剛到美國去看自由女神像,迷路了,拉了一個白人大爺問: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free woman(哪裡有免費的女人?)大爺說:I want to know too(我也很想知道)。實際上,自由女神像的英文是Statue of Lib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