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改委發布文件對境外投資進行行業限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2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近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境外投資敏感行業目錄(2018年版)》,自2018年3月1日開始施行。明確提出對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六個境外投資項目進行限制。隨著資本管制更加嚴格,2017年流出中國的資金比2016年大幅減少,但對中國經濟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境外投資敏感行業目錄(2018年版)》明確提出,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維修、跨境水資源開發利用、新聞傳媒為境外投資敏感行業,而且《目錄》同時列明,根據相關政策,中國將對包括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及在境外設立無具體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臺,這六類行業的境外投資項目進行限制。
而在去年的12月18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已經發布《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經營行為規範》。這份由發改委、商務部、央行、外交部和全國工商聯聯合制定的文件,要求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應按照相關規定,主動申請備案或核准。民營企業不得以虛假境外投資非法獲取外匯、轉移資產和進行洗錢等活動。
對於投資對象,其文件要求:民營企業要加強對境外分支機構在資金調撥、融資、股權和其他權益轉讓、再投資及擔保等方面的監督和管理,審慎開展高槓桿投資,規範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資活動。
近幾年,中國企業掀起海外投資並購熱潮。在2016年,創下斥資高達2,210億美元收購外國公司的記錄。通常所說的境外投資一般指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股權大於10%)的行為,即企業通過兼併或收購對被投資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或控制。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認為,在經濟學上,資本管制是一種貨幣政策工具,是一國政府用來掌控資本從國家資本賬戶的進出,以及定向投資金額的進出。不過在中國,這一切都變的不那麼正常,因為中共政府一直在否認進行資本管制的同時,又不斷變換手段進行封堵各類資金的進出通道。資本管制讓資金離開中國更加困難,但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潮中,有跡象顯示,更多國有企業正在參與到這波浪潮之中。當進行大額資金交易時,得到政府支持的國有企業肯定佔有優勢。
東北證券債券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監管層對境外投資進行管控和限制的原因有三。第一,近兩年,受美聯儲加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變化等影響,投資者們對中國經濟存在一定擔憂。而中國企業,如萬達、海航等大量進行海外併購,加劇了中國資本外流,增加了人民幣貶值壓力;第二,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並購緊盯房地產、文娛等資產,有海外轉移資產的嫌疑;第三,海外大規模並購依賴高槓桿,有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
據《華夏時報》2月13日報導,中國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中國一些企業將境外投資重點放在房地產等非實體經濟領域,不但沒有能夠帶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反而導致大規模的資金跨境流出,危及中國經濟金融安全,更直接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
房地產境外投資項目或因發改委本次文件的發布迎來利空。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都是與房地產業務掛鉤的產業,與商業地產的投資有關,然而多類被列為敏感行業,所以對地產企業來說,或有利空影響,這需要企業及時關注並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