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會城市濟南遠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攝影:Song Hongxiao)
【看中國2018年2月8日訊】對於山東現在的經濟情況,筆者用下面這段話作為開頭。注意:這段話是山東省政府文件中的原文,先直接複製三句話,然後再告訴你們文件來源:
1、「針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減收增支等突出矛盾,我們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新增我省政府債務限額,進一步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2、「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核定我省2017年政府債務限額11216.8億元(比上年增加978億元)。不包括青島市,全省政府債務限額為 9862.2億元,比上年增加827億元。」3、「今年以來,財政部對我省反映的財政困難給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年初已下達我省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等資金491.44億元的基礎上,預算執行中又新增轉移支付資金48.25億元」。
注意關鍵詞:山東省政府由於減收增支,導致財政困難。應對方法有兩個:第一個,加大借債規模,2017年的新增政府債務規模為978億。。第二個,加大向中央的乞討力度,也就是以轉移支付方式從中央政府拿錢。2017年山東乞討回來了491+48=539億的補貼款。
以上這份讓人目瞪口呆的文件,理直氣壯的承認自己財政困難,只能靠借錢和乞討度日。全名為「關於2017年山東省省級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由山東省財政廳於2017年12月發布,各位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山東省政府網上找來看,或者直接百度也能看到,不難找。
現在,讓我們回歸到山東經濟的基本面數據上。首先來關注山東省近年來的財政收支情況。
山東省近幾年來財政收支情況一覽表(單位:億元人民幣。作者製表)
注意,上述表格中的國稅收入部分要直接上繳給中央,地稅收入的絕大部分則是屬於地方財政收入。中央拿到了山東上繳的國稅之後,又會根據山東的財政支出情況,以轉移支付形式撥回給山東。2015年,山東省的國地稅總收入較山東的一般預算支出,還有255億的盈餘,這意味著山東省為全國財政做出了255億的貢獻。但是到了2016年,山東淨虧64億。這意味著中央除了將山東上繳的國稅全部撥回山東之外,必須從其它富裕省會拿到64億的盈餘,來補貼山東省財政,不然山東政府就破產了。
然而,到了2017年三季度,山東省的財政窟窿暴增到了1027億!僅三個季度就有了千億規模的財政窟窿,必須由中央從其它省份調集盈餘資金來補貼GDP規模排名全國第三的山東!這真是匪夷所思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注意:山東財政窟窿暴增的原因,在於國地稅總收入喪失了增長性。2016年較2015年僅增長了181億(8685-8504),增幅只有2%。2017年前三季度的國地稅總收入6243億,按這種趨勢,全年的數據撐死了也就是8500億左右,與2016年大致持平。然而,山東的財政支出規模在迅速增長,2017年前三季度的支出已經達到了7270億,預計全年的支出規模將達到9700億左右了。這樣看起來,2017年山東找中央要來的539億補貼根本就不夠,還得增加千億規模的乞討收入才行。
在這裡我順帶解釋一下,土地出讓金不屬於財政預算內收入,它有另外一個名目,叫做「政府基金性收入」。這部分的收入的主要支出方向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保障房建設之類,也是全部花完的,沒有餘錢拿來填補預算內收支的缺口。比如,2015年,山東全省的當年度政府基金性收入2980億,支出3134億;2016年的當年度收支分別為2962億與3363億。這兩年都有以百億計的收支差值,都是靠政府發債補上的窟窿,2017年的情況想必也好不到哪裡去。指望賣地的收入能拿來填補財政預算收支領域的窟窿,基本上就是白日做夢。
按這樣的邏輯,我們回頭來看山東2017年的政府債務,11217億,拿什麼還?以山東現在每年即便是一毛錢的國稅都不交都要淨虧一千多億的財政狀況,靠什麼來還債?更有意思的是,2017年山東的企業已經無法靠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了。截至2017年三季度,山東的企業債券規模淨縮減了7個億,此前從2014年到2016年,山東的新增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都在1500億左右。這說明山東省在2017年的金融市場上整體喪失了信用。
好吧,這就是山東的現狀。筆者反正不太知道山東財政還能如何熬下去。好在遼寧內蒙和天津已經有了先例:政府承認經濟數據造假,大規模調減地方財政收入數據,以便從中央拿到更多的補貼。就山東的現狀來說,我真誠的建議:既然山東財政廳都已經承認財政困難了,不妨更進一步,直接承認經濟數據造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