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1月16日訊】中國債市近期的大跌,終於傳染到了股市和期市……
11月15日,上證指數收報3402.52點,下跌了27個點,跌幅為0.79 %;深證成分指數跌幅更大,達到了1.04 %。在A股裡,礦物製品、船舶、鋼鐵、煤炭、有色、電氣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當天,國內主力期貨合約的走勢,跟房地產、大基建相關的合約大都出現了顯著下跌。
至於債市,近期一直在「跌跌不休」。國債期貨雖然11月15日當天普遍飄紅,但下跌的大趨勢並未改變。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債市的連續下跌,以及最近股市和期貨市場的下跌?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樓市不斷降溫,已經影響到了稅收以及一系列經濟數據。
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10月份數據,「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含賣地收入)同比只增長了5.4%,為近期最低點。其中跟房地產有關的「契稅」、「土地增值稅」分別下降了3.6%和2.2%。
下面,讓我們再看看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剛剛公布的疲軟的宏觀經濟數據,重要經濟指標絕大部分都是「掉頭向下的」:
居民消費: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網路圖片)
工業生產: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網路圖片)
房地產投資: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同比(網路圖片)
房地產銷售:
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同比(網路圖片)
固定資產投資:
民間及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網路圖片)
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投資,特別是上圖中黃線代表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了下滑。
第二,官方突然叫停了內蒙古的一系列重大基建項目,其中包括:1、包頭地鐵,總規劃線路6條,前期投資大約300億元;2、呼和浩特3、4號線地鐵,以及呼和浩特到鄂爾多斯的高速公路項目,涉及投資超過500億元。對於叫停包頭地鐵,這可能意味著官方在「大基建」上的態度轉趨謹慎。
叫停包頭、呼和浩特的地鐵等項目,跟當地城鎮人口不足、財政支付負擔太大有關。比如包頭市,2016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有271.2億元,支出達到了415.2億元,要靠轉移支付來維持。2017年1到8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了21.6%,顯出當地經濟情況不妙。
至於包頭和呼和浩特的全部人口,也分別只有286萬人、309萬人(城鎮人口更少),比北上深的一個大區的人口還少。在這樣的城市裡超前配置地鐵,顯然不經濟。
坊間猜測,這可能意味著在「大會之後」,官方開始更加講究經濟發展的「效益」,對較低增長速度「有更大容忍度」。這對於大基建相關的產業,比如鋼鐵、水泥、地鐵設備等來說,顯然是個利空。
第三,在12月美聯儲即將加息的時候,央行顯然無意放鬆銀根,資金面趨緊。
過去一段時間,債市之所以連續出現下跌,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也突破了4%(債券價格下跌,則收益率上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市場對資金面短期內放鬆不抱希望,對剛剛成立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心生恐懼(認為監管必將繼續加強)。
總之,這一輪債市、股市、期市的下跌,跟一個重要的預期相關,這就是:高層在解決了組織問題之後,對「去槓桿」、「防範金融風險」的力度會加強,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定力」更強。
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對股市、樓市變得更悲觀一點?筆者的看法是,謹慎一點是對的,悲觀則沒有必要。
當國家壓縮「沒有財務前景」的大基建項目之後,一定會在「有財務前景」的區域內放鬆一些項目,否則失業率會反彈。比如在人口有顯著增量的大城市裡,首付5成的情況下房子仍然有人買,這有什麼風險可言呢?在這樣的城市裡多修幾條地鐵,又有什麼風險可言呢?
當「大基建」被壓縮,樓市被全面降溫,出口又因為人民幣升值增長乏力,落後產業則因為環保限產,那經濟靠什麼拉動呢?所以,未來必然會有對沖的舉措出臺。
在投資上,遠離人口資金不斷減少的地區、行業、企業,擁抱人口資金不斷湧入的地區、行業、企業,這就是未來的制勝法寶。
當國家放棄包頭地鐵、縮減呼和浩特地鐵的時候,這是一個超級重大的信號:所謂均衡的城鎮化,已經不可能了!政府的手,終究「拗不過」老百姓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