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可以滋養生命,但不要吃得過多,否則亦會損害健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脾,是後天之本,它的功能就像人身體中儲存糧食的倉庫。脾對應中宮的土,土是萬物之母。就像初生的嬰兒,一天沒吃東西就會飢餓,七天沒吃,腸胃會乾涸枯竭而死亡。所以說:「安穀則昌,絕穀則亡。」這是因為食物進入胃腸,經消化吸收後,將其所吸收的水穀精華物質,運送到六腑,並且調和五臟,而生氣血,這是人所賴以為生的根本。
但是土不喜歡潮濕,喜歡乾燥,因此喝東西不可太過度,太過度就會造成脾濕而不健康;吃東西亦不可太過,太過就會壅滯而難以消化,疾病便由此而生。
所以飲食可以滋養生命,但貪吃無厭,亦能損害生命。《物理論》說:「所吃的食物(穀氣)超過人本身元氣所能負荷,會造成人肥胖而短壽。養生的方法,就在於常令所吃的食物不要過多,如此則不容易生病。」
食物本身對人體的影響既是如此,況且還有「酸苦甘辛鹹」等五味過度對五臟的禍害!甚至廣泛蒐集奇珍異味,爭先崇尚新奇,恐怕這些食物的「溫熱涼寒」及「酸苦甘辛鹹」等性味及有毒無毒的性質,與人體臟腑是否相宜,猶未能知曉。所以佛教告誡我們不可殺生及提倡吃素,是有這樣一層涵義的。人如果能戒除殺生,則有慈悲之性、易生善念,能吃素則內心清淨而腸胃厚實健康。要修養出不嗔怒、無貪念的品德,便要從這地方開始做起。相對於肉食,五穀雜糧對人體較有益,不可不謹慎啊!
說明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第八》有一小段文字對脾胃的功能有簡單的描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說脾和胃,有接受和消化飲食物的功能,可以把它們比作管理糧食的官職,飲食物中的營養,都是由脾胃產生並且輸送到全身各處而發揮作用的。由於人體氣血化生的物質,主要來自脾胃從飲食物中消化、吸收的水穀精氣,所以脾胃功能健旺與否,直接影響人體氣血的盛衰。
《黃帝內經・靈樞・決氣第三十》提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不同於現代醫學認為血液由骨髓所製造,中醫認為血液的生成涉及脾胃、肝腎、心肺等多個臟腑,而以脾胃的生理功能尤為重要。對於現代儀器檢查不出病因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從調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及調補腎精著手,常能得到不錯的療效。
脾的特色是喜濕惡燥,脾虛濕盛時易造成腹脹、噯氣、打呃、胃酸逆流等消化不良等症狀,甚者還會造成水腫、心悸、氣喘、頭暈、皮膚濕疹、咳嗽痰多色清等諸多水飲痰濕等症。根據筆者臨床觀察,會造成脾虛濕盛的問題,多由錯誤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的。例如:吃飯時間不固定,吃飯時喝大量的湯水,吃飯太快,飲食過飽,過食生機飲食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卻是媒體、網路所大肆宣傳,一般民眾卻不自知而深受其害。常見的錯誤有:晨起空腹喝大量開水及長期以糙米、五穀米等「粗糧」為主食。晨起空腹喝大量開水易造成脾陽損傷而造成脾濕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而長期以糙米、五穀米等「粗糧」為主食的人,因迷信於白米營養價值低且易造成血糖過高而避免食用,殊不知中國人自古以來多以白米為主食而不曾出問題,而長期以糙米食等「粗糧」為主食容易造成脾胃的消化疲勞而造成氣虛疲倦的症狀,反而容易產生更多的疾病。以上這兩項錯誤的飲食習慣是一般人最不容易發現的,必須特別注意!
奇異果不適合體質虛寒的人食用,否則反而容易生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人飲食養生首重食物的「溫熱涼寒」四氣及「酸苦甘辛鹹」五味對身體的作用,這是飲食養生的第一基本原則。舉例來說,奇異果(獼猴桃)性寒,即使它富含許多營養素有益健康,但體質虛寒的人就不適合食用,否則吃了反而容易生病。所以在飲食的調理上應以食物的四氣五味之性為首要參考原則,切不可以只憑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為飲食的參考因素,這樣才不容易吃出一身病!
【原文】
脾者,後天之本,人身之倉廩也。脾應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如嬰兒初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曰:「安穀則昌,絕穀則亡。」蓋穀氣入胃,灑陳六腑而氣至和,調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
然土惡濕而喜燥,飲不可過,過則濕而不健;食不可過,過則壅滯而難化,病由是生矣。
故飲食所以養生,而貪嚼無厭,亦能害生。《物理論》曰:「穀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性之術,常令穀氣少則病不生。」
穀氣且然,矧五味饜飫為五內害乎!甚而廣搜珍錯,爭尚新奇,恐其性味良毒,與人臟腑宜忌,尤未可曉。故西方聖人使我戒殺茹素,本無異道。人能戒殺則性慈而善念舉,茹素則心清而腸胃厚。無嗔無貪,罔不由此。外考禽獸肉食,穀者宜人,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