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含揮發油,作為煎劑,後下,不宜久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久以前,廣西有個小村莊,土地貧瘠,糧作少。村莊南邊住著一對父女,女兒名叫枝花,人長得漂亮又聰慧勤快,示愛的年輕人如群鶯亂飛。有一年,村上染瘟疫,遍地哀鳴。有一地主請來巫師驅邪。巫師披頭散髮,一邊唸咒,一邊亂舞,用水潑灑病人,再用刀背砍,用炭火燒病人,病人死去活來。正義的阿桂看在眼裡,知道巫師不會看病,準備上山去找藥才是上策。
當阿桂告別枝花,地主得訊,認為阿桂在和自己作對,派人尾隨其後。正在採藥的阿桂,聽到一聲「颼」,一枝含毒的利箭飛過來,還來不及躲,又聽到一聲「啊!」枝花中箭應聲倒地!原來枝花得知惡霸上山找阿桂,便尾隨於後,捨身營救阿桂。阿桂猛然轉身,才知有人要殺自己,見到枝花倒地,怒向凶手大打出手,最後終不力敵,倒在枝花身旁,一臥不起。
不久阿桂和枝花的墳頭長出一棵樹,灰褐色厚皮,香味四溢。村人用樹皮熬藥喝,病皆痊癒,村人為紀念他們,取名為「肉桂樹」。
史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勤理朝政,大臣凌晨就得上朝,有一老臣胸前總掛一香袋,太宗問其原因,該臣回答:「賤臣年近花甲,體弱不支,以此助之,此乃御院藥師特製香囊,含肉桂、沈香、檀香名貴芳香藥末,懸胸以醒腦提神。」
肉桂小籍
肉桂屬樟科常綠喬木植物,性味辛甘大熱,氣厚純陽,歸腎、脾、心、肝經,《本草經》列為上品。功能:補命門相火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溫脾止痛,溫經通脈。肉桂又名牡桂、簡桂、玉桂,其樹嫩枝稱為桂枝,其幼果為桂子,皆可入藥。肉桂為粗枝皮或幹皮,幹皮去表皮稱為桂心,粗皮或幼幹皮捲成筒狀者稱為官桂。
自秦漢起,肉桂為我國原產地廣西著名藥材已有2千多年歷史,故廣西簡稱「桂」。醫聖張仲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就有76方用到桂枝。
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樹皮俗稱土肉桂,只用作烹調佐料,性味辛溫,可暖脾胃。
治腸胃冷:肉桂研粉,拌飯吃。
治脘腹寒痛:肉桂粉開水沖服,或製成丸劑服。
治寒疝腹痛:肉桂加小茴香煎服。
治久痢不癒:肉桂加黃連煎服。
治口臭:肉桂粉、蜜,用熱水沖後漱口。
治消化不良:肉桂粉拌蜜,飯前吃。
治腎虛腰痛:肉桂粉一次服5克,一天2次。
治中附子毒:肉桂10克泡水口服,約20分後吐出毒物。
小叮嚀
肉桂含揮發油,作為煎劑,後下,不宜久煎。陰虛火旺、裡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孕婦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