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裡有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於1818年寫成,作者卡爾•威特是一位清貧的牧師,他記述了弱智兒子在14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茲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作者在第四章「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中講述了如何打開兒子智慧天窗的方法,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他沒有用強制、填鴨的方式,而是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把兒子的潛能完全開發出來。
「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
在兒子2歲時開始教兒子認字,但不是強迫性的,他的教育方法的重要原則就是「不能強迫施教」。無論教兒子甚麼都是努力喚起孩子的興趣,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兒子滿6個月時,他在兒子房間的牆壁上貼上各種文字和數字,一邊指著ABC字母、一邊唱給他聽,每天給他聽、給他看,使兒子對字母有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喚起兒子識字的興趣,他買來很多兒童書和畫冊並且講給兒子聽,鼓勵激發兒子:「如果你能認字,這些書你就都能明白了。」有時故意對說:「這個畫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現在很忙,沒有時間給你講。」這樣喚起和激發識字的慾望後就開始教兒子識字了。作者用拼音遊戲的形式教兒子識字、組詞;製作很多生動可愛的小卡片,和兒子做遊戲、編故事;外出時看到甚麼就教兒子怎麼念、怎麼拼。這樣兒子很快學會了讀法,掌握讀法後學會了更多的辭彙,所以兒子很容易就能讀書了。
「如何教兒子學習外國語」
作者希望兒子盡早學會一門外語,因為孩子學習多種語言有助於正確理解詞義和進行思考。他用先易後難的原則,從與德語語法相近的外國語教起。兒子6歲時已能用德語自由的閱讀,于是教他學習法語,一年後就可以閱讀各種法文書籍;然後又教他義大利語,半年後就學會了;然後再教他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
學習拉丁語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也是相當難的,在教拉丁語之前他先把威吉爾的《艾麗綺斯》講給兒子聽,並且提醒兒子:「如果要想成為一個卓越的學者,就一定要學好拉丁語。」這樣激發了兒子的好勝心。兒子7歲時,一次看著印有歌劇台詞的小冊子說:「爸爸,這既不是法語也不是義大利語,這是拉丁語。」他馬上啟發兒子:「不錯,那麼你想想這是甚麼意思?」兒子從法語和義大利語類推,基本明白了大意,高興的說:「爸爸,如果拉丁語這麼容易,我很想早點學。」于是兒子只用了9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拉丁語,然後僅用了3個月又學會了英語。學完英語又開始學習希臘語,整個過程基本就是閱讀名著,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
學完這些語言時兒子剛剛8歲,而且能夠閱讀德國、法國、義大利、希臘、羅馬等各國文學家的作品了。這麼小的孩子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6門語言,確實讓人感到神奇,作者在教兒子外國語的過程中有哪些與眾不同呢?
1.用耳朵學習外國語
他在兒子搖籃時期就開始教兒子拉丁語,嬰兒善於用耳不善於用眼,所以每當兒子睡醒以後就會朗誦威吉爾的《艾麗綺斯》,這是一部敘事詩,也是一首搖籃曲,兒子會聽著入睡。有這樣良好的拉丁語基礎,後來學習拉丁語時兒子非常輕鬆,並且很快就能背誦《艾麗綺斯》。
2.與其背誦不如練習
他沒有系統的教兒子語法,因為即使教語法孩子也不會懂。教通俗易懂的詩歌最容易記憶,使兒子熟悉這種語言的感覺。兒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東西後,再運用到日常說話中,看一些所學語言的書籍,遇到不會的單詞自己去查字典。另外還鼓勵兒子與外國孩子通信,收到各國孩子的回信後,兒子高興極了,外國語進步更快了。
3.用不同的語言去讀同一個故事
他讓兒子用不同的語言去讀安徒生童話,這樣兒子將各種語言更加融會貫通,學習起來又快又輕鬆。
4.弄清詞源
為了記住某一個拉丁語單詞,他讓兒子查出這個詞會產生哪些現代詞,並且記在筆記本上。這樣既學會那個單詞也記住了派生詞,對語言的發展變化規律也有了認識,一舉多得。
5.最有效的辦法是各種遊戲
在學習語言中與孩子做各種遊戲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您早」用13國的語言教,讓兒子對著代表13個國家的娃娃用13個國家的語言說「您早」。用語言和兒子做各種遊戲,比如講故事、說歌謠、猜謎語、比賽組詞造句、編故事、編諺語等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