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1949年起戒嚴,當時人民在高壓統治下生活。(圖片來源: 中央社)
【看中國2017年7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靈素綜合報導)7月15日是臺灣解除戒嚴30週年的日子,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個偉大的時刻,應該向偉大的臺灣人民致敬,她提出了對民主臺灣的心中藍圖,期勉下一個30年,能與臺灣民眾一起打造一個未來不論誰當選總統,人民都不再需要擔心臺灣主體性會消失的政治環境。
中央社消息指,臺灣自1949年起戒嚴,當時人民在高壓統治下生活,1987年7月15日起,臺灣解嚴,開放黨禁、報禁後,整個社會轉變空前,民主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解嚴30年,臺灣從威權體制邁向民主自由。
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臺前,當時的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宣告自同年5月20日起,全臺實施戒嚴;在長達38年的戒嚴時間裏,臺灣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和出版等自由,受到相當大的箝制。
《蘋果日報》報導,蔡英文7月15日在臉書貼出,題為「向臺灣人民致敬:寫在解嚴30週年」的文章。文章中指出,長久以來,有些人習慣把臺灣民主化歸功於蔣經國,但今天「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臺灣人民身上」。她強調,在漫長的戒嚴統治時期,許多叫不出名字的人們無怨無悔的付出,用生命與熱情積極投入,堅定不移地確信終有一天一定可以突破威權統治的狀態。
1987年7月14日傍晚,前臺灣新聞局局長邵玉銘正式宣布「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戒嚴狀態解除。」當時做出臺灣解嚴這個歷史決定的已故前總統蔣經國曾說「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我今以專制來結束專制,今後只有國家、民族與三民主義的萬歲,沒有個人的萬歲。政府在哪裡,法統就在哪裡。沒有永遠的執政黨!"
美國之音指出,三十年後,當兩岸民眾一同回望臺灣解嚴這段歷史,有許多人發出了共同的疑問,「蔣經國模式能不能在中國複製?習近平有沒有可能成為蔣經國第二?」
邵玉銘對當時當時蔣經國為何決定解嚴,做出了分析。他說:「到了1987年,國民黨已經統治臺灣40年之久。這40年來在政治方面是安定的,沒有發生政變,沒有流血,經濟也相當繁榮的,我們的知識水準非常高。大家對政治民主化有共識,所以當時政界人員都說,這是時代的潮流。我記得在1986年9月民進黨組黨的時候,蔣先生在國民黨中常會講,他說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在變,我們國民黨要隨之有新的做法,來迎接這個變局。」
邵玉銘進一步強調,當時的臺灣內憂外患,就好像是一個壓氣爐,蔣經國知道,如果不放掉一些氣,這個壓氣爐會爆炸。蔣經國當時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反對的勢力逼到革命邊緣,另一個就是把反對力量拉入體制內做改革。蔣經國反覆思量,最後決定要做一個改革者。所以不同與韓國,從1986年到現在為止,臺灣沒有流血政變發生。
蔡英文透過臉書指出,15日是向偉大的臺灣人民致敬的時刻;她提到對民主臺灣心中的藍圖,執政不是將各公民團體主張照單全收,而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粉絲頁)
而六四學運代表王丹分析了當時美國以及國際社會,還有西方媒體,在蔣經國決定解嚴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王丹表示:「我認為國際社會力量對臺灣社會的戒嚴也好、民主化進程也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美國國家的力量對臺灣的介入,這一點不可忽視。江南案發生之後,美國政府非常惱火。當時通過私下管道表達,不希望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也樂於看到臺灣的民主化。我想以當時的臺美關係來講,對蔣經國先生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
王丹也分析民了進黨對解嚴的影響以及臺灣民主化過程:「我想任何一個國家轉型、走向民主化,都需要一個成熟壯大的反對派。至少從臺灣經驗來看,臺灣從1950年代就有地方選舉,其實1950年代始,那個時候地方選舉就在臺灣有一定的政治空間了。臺灣也經歷過白色恐怖,但是在不斷的實踐與改變中,臺灣實行了臺灣模式,這一點值得大陸借鑒。」
至於蔣經國模式能不能在中國複製,習近平能否成為蔣經國第二?對於這個問題王丹指出:「蔣經國先生跟習近平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蔣經國先生至少還體會到我是一個專制者,我希望我是最後一位。但是習近平可能不會這樣認為,他極有可能認為他自己是一個民主者。」
習近平曾引用蔣經國名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且跟蔣經國當年一樣展現親民作風,打擊貪腐,究竟習近平有沒有可能成為蔣經國第二,需留待時間去驗證。
邵玉銘表示,「孫中山先生很多年前講的話是非常正確的。他說,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想請問中共當局,一黨專政是時代潮流嗎?真能長久嗎?」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