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文在寅(圖片來源:ARIRANG NEWS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7年5月12日訊】01、
亞洲國家的政治,畫風觀感都和歐美國家截然不同。這一點在昨天剛剛選出新總統的韓國,表現得特別明顯。
看歐美大選,我們關注的是時代的走向:
這一波民粹的風刮得有多烈?極端的思潮是繼續席捲全球攻城拔寨,還是會暫時受到遏制?全球化會不會漸行漸遠,世界會不會從此轉向,國家和國家會不會回到互相隔絕和對立的狀態?
總之,有一種濃厚的未來感。
而看韓國大選呢?這種未來感幾乎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濃烈沈重的歷史感,幾乎要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無論是特朗普的特立獨行和奇葩言談,還是馬克龍的情史八卦和清新面目,都不過是他們強烈的個人特色。
雖然他們的性格養成和人生經歷必然受到各自社會氛圍的影響,但和整個國家的命運、和歷史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可是再看文在寅,不得了。
翻開他的履歷,六十多歲的人生中走過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歷史的腳步上。
當投票結果揭曉,他站在講台上發表勝選演說的那一刻,恍然讓人看到韓國這個國家在過去六十多年裡一整部悲愴的現代史。
電影《辯護人》海報(圖片來源:假裝在紐約)
02、
很多人瞭解韓國的政治史,是從那部《辯護人》開始的。
電影中的大學生樸鎮宇,和同學一起組織讀書會,讀的是英國作家的普通書籍,卻被警察安上赤色分子的莫須有罪名。
警察對樸鎮宇嚴刑拷打,刑訊逼供,他們相信自己這麼做是在維護國家的穩定。
原本只想賺錢養家不問世事的稅務律師宋佑碩,陰差陽錯地成為樸鎮宇的辯護律師,卻給自己惹來了無盡的麻煩。
電影刻意模糊時間感,但所有韓國人都知道,片中律師的原型正是他們的前總統盧武鉉。電影中發生的一切,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1981年發生在釜山的釜林事件,是他們曾經親身經歷過、哭過痛過恐懼過的國家歷史。
這部撕開韓國人歷史傷口的電影連映幾個月,成為2013年的票房亞軍。上千萬人湧進電影院,看得熱淚滾滾。
傳到中國,《辯護人》同樣受到熱烈追捧,有人評價說,這是「改變國家的電影」。
這句話未免有些過譽。電影只是忠實地記錄了歷史,改變國家的不是電影,而是許許多多個現實中的盧武鉉。
當然,也包括曾經和盧武鉉併肩戰鬥的文在寅。
03、
文在寅的身世故事,很多文章都說得差不多了。
父母都是脫北的朝鮮人,因此文在寅來到人世,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眼,是韓國的朝鮮難民營。
那時的韓國,還是在李承晚的軍事獨裁統治之下。
從李承晚開始,不算那些短暫執政的總統和代總統,我們比較熟悉的韓國總統有這麼幾位:
1963年-1979年朴正熙
1980年-1988年全斗煥
1988年-1993年盧泰愚
1993年-1998年金泳三
1998年-2003年金大中
2003年-2008年盧武鉉
2008年-2013年李明博
2013年-2016年朴槿惠
文在寅的人生,經歷了所有這些總統,而且和其中好幾位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青少年時期,經歷了朴正熙長達20年的統治。
1975年,22歲,因為參與反朴正熙的運動而被判刑,還因此被慶應大學開除了學籍。
同年,被強行應徵入伍,成為一名特種兵。當時的旅長,是四年以後發動政變當了總統的全斗煥。
這次大選,文在寅年輕時從軍的照片被韓國人翻了出來,當年帥氣英朗的形象,為他贏得了很多的印象分。
文在寅年輕時從軍的照片(圖片來源:假裝在紐約)
退伍以後,他當了律師。在釜山的一次維權活動裡,他認識了盧武鉉。
當時的盧武鉉已經在韓國小有名氣,並且得到了另一個著名群眾領袖、後來也當了總統的金泳三的賞識而進入政壇,而文在寅則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但是,兩個人有著非常相似的背景,都是在慶尚南道出生,從小家庭貧苦,都讀了法律當了律師,都滿懷改變國家的熱情,都曾經因為社會活動而嘗到牢獄之災。
這是一次神奇的相遇,兩個人因為共同的經歷和志向而惺惺相惜,從此成為一生的摯友,而文在寅的人生軌跡也被徹底改寫。
兩個人後來一起在釜山開了律師事務所,此後幾年裡作為共同的戰友主導了釜山的群眾運動。
盧武鉉的政治道路越走越順,韓國民主化轉型以後,他在另兩位群眾領袖金泳三和金大中當選總統之後,也開始參與競選。
原本無意參政的文在寅則責無旁貸地加入了盧武鉉的競選團隊。
2003年,盧武鉉成功當選,在競選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文在寅也進入青瓦臺,當了盧武鉉的首席秘書官。
04、
韓國的歷史,彷彿是在不停地輪迴。
2008年,盧武鉉結束總統任期後放馬南山,回到家鄉過起了悠閑的退休生活。
55歲的文在寅同樣也回到慶尚南道,開荒種地養雞養鴨。文在寅對媒體說,自己當時的心願是「自我放逐過平靜的生活」。
但這樣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盧武鉉的妻子和侄女婿就被曝出曾經在他執政時收受600萬美元的賄賂。盧武鉉因此被檢方調查,尊嚴掃地,備受折磨。
2009年5月23日,盧武鉉留下一句「歷史會給我一個公正的評價」,然後在家鄉的崖頭縱身一躍,告別人世。
他的死在韓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媒體普遍認為是現任政府清算前任政府「秋後算賬」的政治犧牲品,甚至還有人懷疑他不是自殺,而是意外或者他殺。
作為他的摯友,文在寅淡定從容地向外界宣布了盧武鉉的死訊,說「這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天」。
他強忍悲痛的形象也給他加足了印象分,從此深深留在了韓國人的記憶裡。
此後幾年,文在寅繼續遠離政壇,直到2012年才在幕僚的強烈要求下重新復出,參加總統選舉。
那一年,他的對手就是當年老總統朴正熙的女兒,被稱為「大韓民國」公主的朴槿惠。最後,文在寅以微弱的選票之差惜敗。
盧武鉉執政的時候曾經被在野黨發起彈劾,原因是涉及非法競選資金。朴槿惠也是當年發起彈劾的關鍵人物,當時的電視鏡頭裡,可以清楚地看到她難掩喜色。
當時本來身在國外的文在寅在第一時間趕回韓國,組建律師團幫盧武鉉辯護。彈劾最終沒有通過。
那之後,盧武鉉和文在寅開始發起報復,以清算親日派資產的藉口調查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有理有據,朴槿惠也只能無奈接受。
多年以後,一度風光無限的朴槿惠同樣被彈劾,最終以充滿戲劇的方式下臺,文在寅終於當上總統。
韓國的歷史,到這一刻寫滿了一個輪迴。
5月9日,文在寅在競選總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05、
所以,就是這樣,文在寅的肩上,彷彿扛著韓國的一整部現代史。
網上有人說:
二十年前,我出生在這個國家,是我的無奈。
二十年後,我的孩子還出生在這個國家,是我的無能。
還有人說:
二十年前,我出生在這個國家,是我的無奈。
二十年後,我們孩子出生的時候,國家還是這樣,是我們的無能。
文在寅毫無疑問是有資格說後一句話的人。當年22歲的他曾經因為反對總統朴正熙而被判刑,如今64歲的他自己也當上了總統。
這中間,有多少悲愴,多少傷口,只有韓國人自己知道。
兩個二十年過去,韓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釜林事件那樣的事再也不可能發生。
只是,韓國的轉變似乎還不夠徹底。
1993年之前,韓國的幾任總統要麼被刺殺至死,要麼僥倖逃過暗殺,要麼因為政變被趕下臺。
那時的韓國有著特殊性,但1993年民主化之後之後,韓國政壇仍然充斥著官商勾結。
五個總統裡,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全部在退休後因為親屬腐敗而被清算,最終名譽掃地。
李明博之後的朴槿惠身上,發生的事情就更加離奇和有戲劇性了。
所以一個流行的說法是,韓國總統全部沒有好下場,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比美國總統還要危險。
東亞國家的現代政治還遠不成熟,歷史的一頁才剛剛翻過去沒多久,所以選一個新總統出來,身上仍然帶著撲面而來的歷史感。
不知道,從歷史書裡走出來的文在寅,能不能擺脫前任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