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現狀,不正是我們的領導人說的不折騰嗎? ( 圖片來源: pixabay.com )
【看中國2017年5月7日訊】回到美國真好,天還是那麼藍,水還是那麼綠,汽油還是2塊7,小區裡的房子還賣50萬,一切都是那麼的穩定。在經歷了中國市場的跌宕起伏,股市的大起大落和房價的扶搖直上之後,忽然覺得這種穩定性是那麼的好,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的想法啊。
記得海歸以前,曾經看到一篇名為"在美國的困惑"頗受刺激,文章是這樣描述美國的田園生活的:「在他家那美麗的院子裡,漸漸化為一潭寂靜的死水。窗外的草坪,那麼綠,綠得那麼持之以恆,那麼兢兢業業,那麼克盡職守,那麼幾十年如一日,簡直就像是……死亡」;「複雜,嗯,就是這個詞,恰切,精確。對於一個有胃口的靈魂來說,複雜是多麼基本的一種需要,而康州陽光下的郊區,美得那麼純粹,那麼安靜,對於習慣惹是生非的人來說,說到底是一種災荒」。說實話,這篇文章是當年觸動我海歸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小點,當時對文中描述的美國的單調頗為贊同,對國內的機會充滿嚮往。現在,海歸7年後,回到美國重讀這篇文章,忽然有了不同的感受。暫且撇下個人因素不談,我在想,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大部分企業是喜歡中國那種機遇和高通脹並存的經濟體呢,還是喜歡美國這種生產要素常年穩定的經濟體呢?為什麼現在國內的富人都在拚命轉移資產,李嘉誠在大舉撤資,王健林、安邦保險等大筆投資海外資產呢?忽然想到了在2009年提出的「不折騰」的口號,美國的現狀,不正是我們的領導人說的不折騰嗎?
國內目前的經濟陷入困境,東北地區持續衰退,大型國企屢報虧損,實體經濟奄奄一息,人民幣幣值再創新低,這些大家都看在眼裡,估計不用過多解讀大家都能判斷出國內的狀況。ZF發言人和各路學者紛紛發表安撫性的講話,意在平息大家的憂慮。比如林毅夫前幾天說了,中國經濟下滑主要是外部原因、週期性因素;李總理說了,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等等。從屁股決定鬧到的角度來說,這些可以理解。據我所知林毅夫在經濟學界的名聲實在不怎麼樣,這些年基本就是個御用學者,為ZF溜須拍馬混日子。我本人沒有太多譴責林毅夫的意思,畢竟人家家裡日用開銷是要花錢的,誰給錢為誰說話在如今社會是正常事,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君子。我只是希望我們的決策人能夠偏聽林毅夫這種人的言論,不要被他誤導。比如他前幾天說的建議政府出台積極財政政策的言論,簡直就是把中國經濟往泥潭里拉。個人感覺,林毅夫對中國政府的可用性在逐漸下降。兩三年後,隨著經濟繼續明顯下行,大家會認識到他對中國經濟決策的有害性大於對無知民眾的安撫性,林毅夫會被中國政府摒棄。
今天早上看到四評當前經濟形勢,認為市場沒有必要擔憂,不禁又樂了。李嘉誠在大筆投資英國遭遇英國退歐英鎊貶值這樣的挫折後,今天宣布將以200億人民幣出售上海陸家嘴的世紀匯廣場,創中國最大單宗物業交易。世紀匯是李嘉誠在大陸僅剩的最後一塊大宗物業,現在連這個都賣了,顯然是下定決心低位補倉,徹底告別中國大陸的意思。看了這樣的消息,你還認為市場沒有必要擔憂嗎?如果我是市場的操盤手,我肯定是擔憂極了!咱們國家的宣傳媒體,真的是要好好思考一下面對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用中西方知識武裝起來的受眾,如何才能搞好新媒體工作,如何精確地選擇和定位自己要傳遞的信息。至少在我知道的圈子裡,如今讀者的教育水平、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遠遠超過媒體的編輯,這該如何是好?這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冷幽默。中國目前的行政體制已無法吸收和保留當今中國最有知識、思想和視野的年輕人,政府機構的做派和思路遠遠落後於高速與國際接軌的新經濟。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中國經濟幾年後必受其亂。
我們來看看今天四評經濟形勢中寫了些什麼把。文章說「在世界經濟艱難復甦、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於預期,6.7%的GDP增速為十三五良好開局奠定紮實基礎」。章然後列舉了經濟發展的動力,說"中國創業創新熱潮湧動,新經濟茁壯成長,未來新動能的加快積蓄更值得期待",具體是:
—新主體新技術不斷湧現。前3個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401萬戶,同比增長27%;
—新產業新模式方興未艾。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兩位數以上;
—新產品新服務層出不窮。前3個季度,電子商務交易同比增長20%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等。
真的有這麼好嗎?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數字,結合我在國內商業圈子所見所聞,你就會知道新增企業大多是小微企業,新興服務業大多是百度快遞、美團外賣這樣的貼近百姓生活的新業態,標以XX財富,XX信託之類名稱的P2P公司,還是一個就是遍地開花的所謂城市生活廣場,裡面有一堆百姓服務業、兒童英語培訓之類的小店。你要問問實體經濟裡面,我們新開了哪些公司,成長了哪些公司?那對不起,從我的圈子和朋友的圈子裡反饋的情況來看,答案是沒有。相反,東莞的生產型企業在關門,浙江的小企業在減少,廣交會、義烏商交會的規模越來越小,我們這幾年在實體經濟領域就沒聽到過什麼好消息。
網際網路帶來的新業態其實是很有活力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網約車,也叫專車。我本人非常喜歡國內的網約車,他們價格低廉,車況整潔、服務態度良好,夏天從來不用提醒司機開空調。習慣了網約車之後,我幾乎從來不坐出租車了,感覺出租車又破又髒,價格還貴,簡直是宰客嘛。網約車在國內的境遇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了。先是遲遲沒有合法地位,處於被工商客管執法的陰影裡。好不容易被國家認定了合法地位,還沒高興幾年,幾個城市又推了新政,提出種種苛刻條件,幾乎又要把網約車推入絕境。網約車和出租車之爭,其實就是草根與出租車背後一個巨大的利益階層之爭,這個利益階層裡面養了無數的政府官員和他們的家庭成員。儘管我非常喜歡網約車,但我不看好它的前景。我覺得出於政治考量網約車雖然不會被那個利益階層掐死,但一定會被掐到半透氣半不透氣的狀態,無法生長。這是我們的國情。
我以前寫過,我們國家這些年發展經濟的方式叫「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基本上完全不考慮以後會怎麼辦,天晴時完全不考慮下雨,真下雨了必受其累。在這種狀態下的發展是非理性的。我覺得以下幾個問題是中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我們國家的經濟是通脹型經濟,20多年下來,資產價格實在太高,導致生產要素成本太高。實體經濟只能縮小、關門、或撤出中國。通脹是因為超發貨幣,超發貨幣是因為要覆蓋債務危機,債務危機是因為錯誤決策和驚人的腐敗,而這些所有的根本原因,是一個失敗的吏治和不適合現代經濟的政府治理體系。一個好的經濟制度,必須能調動各個階層的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市場主體都能參與、都能盈利,這樣才健康。而我們的既得利益階層,在壟斷了中國所有的電信、電力、能源、石油、糧食、五礦等大宗資源,壟斷了銀行、保險等金融業,控制了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商等,最後居然連網約車這點蠅頭小利都死咬著不肯放,非要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經濟掐死不可。這樣的貪婪,中國經濟是會被他們玩死的。
2.國家的管制太多,營商環境太差、已經與中國的經濟地位極不相稱。我以前曾經寫過,近幾年我看到跨國企業不動聲色地把很多亞洲區域性的職能轉走,轉去新加坡之類的地方,主要就是因為那裡的營商環境更寬鬆。舉個例子,我們國家的外匯對外付款實在太困難,無論是貿易項下還是非貿項下,銀行和外管的審批之苛刻讓人望而卻步。這麼多年也不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現在好了,跨國公司把一下區域性的金融財務職能全部拉到新加坡去了,這給那裡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引去了多少資金啊。再比如,中國的企業所得稅太高,也是很多跨國企業把一些物流和集約型的職能轉到新加坡的原因。通俗一點說,就是通過轉移支付把利潤從中國轉到外國去了。僅此一項,我們國家每年要損失多少錢。可是,這個問題又是無法細究的。為什麼我們的稅那麼重呢,因為我們體制養的人實在太多。為什麼我們不能開放外匯管制讓人民幣自由出入呢?因為我們印的錢太多。為什麼印那麼多錢呢?因為我們要覆蓋掉錯誤決策和貪污腐敗帶來的損失。為什麼有損失那麼大,因為體制裡人太多,庸人太多。
3.農村拋荒問題十分嚴重。這個媒體上說了很多了,也與我的觀察相符。報導說:近年來農村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棄耕拋荒的越來越多,不少地區出現了耕地閑置撂荒、無人耕種的現象。許多農民認為,棄地外出打工,賺錢快、又輕鬆,而且還可以拿著國家的種糧補貼,所以有不少人寧願地荒著,也不願流轉給他人經營,一些農村出現有地無人種、有人無地種的情況。農業比較效益低。種糧投入大,收益少是一個主要原因。還有一個是年輕人都進城了,農業技能也是後繼乏人,現在農村的85後90後都不會種地。國家這些年又鼓勵農民進城上樓,把土地流轉出去造房子,我相信我們國家的18億畝耕地紅線早就被破了,只是不好意思說。隨著中國糧食對外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人民幣又在貶值,眼看後面幾年大規模通貨膨脹怕是已經無法避免了。
4.中國對朝鮮看來已經失去了制約的能力,這個金三簡直就是中國的瘌頭剋星。這幾年由著金三亂來,中國跟好不容易友好了幾年的韓國分道揚鑣,跟日本的關係也無改善。對南北韓態度的巨大反差在國際上丟了許多人氣,又把美國的武器裝備名正言順地引進了半島。半島一旦擦槍走火,我估計客氣一點說,中國的經濟要倒退十年。對南北韓態度的反差,是因為價值觀的取向,這一點是中國的死結。我們國家在朝鮮問題上這幾年一直被金三牽著鼻子走,估計事情發展到今天,所有曾經對我們友好的西方國家都已經明白,這個價值觀的不同是致命的,所以他們跟中國永遠是不可能走到一條船上去的。把富朋友都得罪了,窮朋友還不買你賬,這是中國在處理朝鮮問題上最大的失策,對未來的影響不可小覷。
寫了一堆經濟問題,我相信一個理性的學者一定會建言政府,應該重視農業問題,增加農業投入培養新一代年輕的農民,通過稅收調節和財政傾斜的方法讓年輕農民在農村安居樂業;應該大力削減壟斷行業,增加多種所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力扶植小微企業,減國企增民企;裁減30%的公務員,給予一次性補償讓他們到新經濟中去自謀出路。李總理說的「簡政放權」我一直是十分支持的,可執行了好幾年,一個公務員也沒裁,我相信大家都會很納悶,簡了政放了權,還要那麼多公務員幹什麼呢?你不怕他們那閑不住的咸豬手,又去企業的懷裡亂摸嗎?
最近兩條重大新聞,從裡面你基本上可以看到國家的思路和今後幾年的方向。這兩條新聞我就不解讀了,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的判斷。感慨的是,綜合了那麼多對經濟的理性分析,結論其實是很清楚的。我們國家放著經過理論論證的、其他國家實踐的、明顯的直路不走,偏要繞著走,背後一定是經過一番思量,必定有它的苦衷。或許前些年欠的賬太多,還要去補;或許後幾年的預測太不盡人意,還要小步慢行。這些苦衷是什麼,在我們老百姓這個層面是看不清楚的。但有一點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在21世紀的今天,改革開放20多年了,我們的經濟結構依然那麼不合理,我們的經濟決策依然歪歪扭扭,始終拒絕與世界主流經濟趨勢接軌,我們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經濟如何才能突破瓶頸,繼續發展?
新聞一:10月11日電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方案指出,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是全面小康社會惠及更多人口的內在要求,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新聞二:10月24日,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要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廣大國企黨員幹部與職工群眾、各地組工幹部和各級黨務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領會講話精神,一致認為,講話深刻論述了國企發展的規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國企黨建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紛紛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把國企黨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