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概念股已經成為「熊安」股…。(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28日訊】在中國的股票市場,瞄準新城市建設等特定地區的開發與振興的投資正掀起熱潮。受「雄安新區」構想推動,概念股暴漲,此外,加強中國南部經濟合作的計畫也在刺激股票市場。不過,面對花費10年甚至20年才能終於成形的長週期的開發計畫,投資者的反應顯得欠考慮,這讓提出構想的當局似乎也對股價的暴漲也感到棘手。
「雄安新區」打響第一炮
成為股市「新城熱」開端的是雄安新區。中國政府4月1日發布的構想是,在距離首都西南約100公里的河北省雄縣等地,建設最初100平方公里、將來達到2000平方公里(相當於東京23區的3倍以上)的大規模城市。為了緩解北京的人口過密和公害問題,將轉移「非首都功能」。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積極推動下,將「雄安新區」定位為媲美過去最高領導人推動的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國家計畫。
美國摩根士丹利預測稱,「在樂觀的情況下,今後10年人口將達670萬人,總投資額達到2.4萬億元,」而瑞士瑞銀證券則表示,「今後20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達4萬億元,在水泥、鋼鐵和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創造巨大需求」。市場相關人士相繼給出了經濟效益巨大的預期。
投資者趨之若鶩。作為北京的水泥企業,金隅股份的股價由於建築需求增加的預期,在上海股市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
此外,如果建立新城市,將有大量人口流入,惠及當地的連想也在發揮作用。總部位於河北省的汽車企業長城汽車、當地房地產公司華夏幸福也大幅走高。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2016年僅為每平方米約4000∼8000元的雄縣的房地產價格在計畫公布後的短短1天內暴漲至2萬元以上。
雄安新區還是推動相鄰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實現一體化的構想的一環。有觀點認為,還將給北京和天津帶來新的人員和貨物流動,運營港口的天津港的股價也一度出現大幅上漲。同時,以北京機場為基地的中國國際航空也迎來上漲。
粵港澳大灣區也受到關注
在「雄安新區」之後浮出水面的是「粵港澳大灣區」開發計畫。政府總理李克強11日宣布,將在今年之內制定加強廣東省9市與相鄰的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合作的計畫。
該計畫以前就存在,不過由於李克強最近在3月份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等場合多次提及,再加上雄安新區的聯想,因此作為股市的主題引起了騷動。環繞在珠江河口周圍的這9個市和2個行政區之間在經濟上原本就密切關聯。也有觀點認為,與在無名之地建設新城市的雄安新區不同,粵港澳大灣區的很多城市已經作為製造業和金融業的基地取得繁榮發展,能很快實現聯動效果。
尤其是能將國際都市香港作為擴大與海外的交易和籌資的窗口這一點,對廣東省的企業來說好處被認為非常大。在珠海市經營娛樂設施及港口和運輸業務的珠海控股投資集團、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深圳控股、開展海運業務的珠江船務、開展物流業的廣東粵運交通等企業的股票在李克強發布上述消息的第二天在香港股市大漲。
不過,市場上也有對這些項目過於期待的警戒感。大和資本市場香港公司的策略分析師熊力指出,「部分轉移首都功能的構想過去也曾成為話題,但之後沒聽說有進展」。熊力認為,需要判斷雄安新區是否能順利實現。美國美銀美林集團中國及亞洲經濟學家喬虹等人在報告中指出,雄安新區也許能拉動河北省的經濟增長,但現在討論對整個中國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被視為「相關股票」的企業也很困惑。4月13日,股價因雄安新區暴漲的14家企業在上海和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被迫停牌。據稱是因為5∼7日的股價波動幅度合計超過20%,違反了證券交易所的價格變動規定。各企業要調查股價暴漲與雄安新區之間的關係。
有人在搗鬼?
河北省房地產公司華夏幸福基業4月15日宣布,「截至目前,公司在白洋澱科技城委託區域和雄縣委託區域尚未取得住宅建設用地,尚未進行任何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相關協議的履行對公司2017年度的財務報表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4月17日重新開盤後,華夏幸福股價跌停。其他公司大多也都表示目前新區建設對業績沒有影響。雄安新區本身還不存在,因此說起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不少投資者藉此機會紛紛退出了相關股票。
4月13日,新華社報導了當初沒有公布的雄安新區的長期的人口規模,為「200萬∼250萬人」。可以看出遠遠少於股市的設想。
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股票的上漲感覺會更「短命」。原因之一是雖然這些地區在地理位置上離得比較近,但還沒發現能讓採取「一國兩制」的香港和澳門與法律制度不同的大陸之間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方法論。
在無論什麼事都自上而下執行的中國,政府推進地區開發成為市場行情漲跌因素原本就不稀奇。中國領導層關於從亞洲到歐洲的廣域經濟圈構想「一帶一路」的發言一出,連經由地之一新疆的企業股票都遭到哄搶。不過這類動向通常很快就會結束。
「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堅決打擊、絕不手軟」,4月15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會上言辭激烈地表示。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似乎在懷疑雄安新區相關股票異常波動的背後有人搗鬼。
受資本監管限制無法輕易向海外投資的中國投資者在國內也陷入了嚴重的投資困難局面。房地產方面,主要城市紛紛進行了限購,針對高收益理財商品和保險商品的投資也受到當局的嚴格監管。此次資金流向「新城」的相關股票可能是「無處可去的資金發現了投資對象」(大唐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Rosa Lee)。投資者與正努力遏制泡沫的當局之間的角逐不會輕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