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豪傑,千古英雄--曹操。(網路圖片)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作為文學作品,在文學藝術上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其為後世史學家嚴重詬病的是,這部作品對其中的一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往往是張冠李戴、虛假編造、篡改史實、混亂大眾視聽。
現代有評論指出,「《三國演義》的寫作主體顯然沒有歷史和文學的區分意識」,「小說文本沒有呈現歷史與文學的差異性理念,所有歷史和文學的故事元素和話語表達都是被混淆界線與糾纏不清的」,「小說被塗抹成為既不是歷史又不符合文學一般規定性的一個混合性文本」;「本應該區分的歷史和文學的差異性被混淆了」,「在所有的敘事場景中,歷史的公正性或歷史理性被消解和侵蝕掉」。清代著名的史學大家章學誠則稱「三國演義乃七實三虛惑亂觀者」。
《三國演義》對曹操的刻畫,後世有評論指出,「潑污一偉人,流弊百世孫」,「《三國演義》對曹操醜化、姦雄化,言曹操嗜殺、殘忍,將其渲染成陰險、詭譎、奸詐、篡盜之化身,嚴重誤導後世」。
筆者這裡並不是否認《三國演義》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而是點明:文學作品並不是歷史,不能夠用小說戲劇、虛構設想的色彩去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更不能以此為標準去衡量歷史人物,這樣會混淆視聽,嚴重歪曲歷史,我們應該尊重歷史的本來面貌,而不是以個人的好惡去曲解歷史和歷史人物。
在嚴肅的正史中,看到的曹操是一位千古英雄,蓋世豪傑,功高德廣,明天象興衰之義,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致使漢室天下又得延續數十載。《三國誌》讚美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才是中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文藝作品、小說戲曲中的曹操非歷史上真實之曹操也!
除了正史,另一個可以直接瞭解歷史人物的途徑就是閱讀他的作品,所謂「詩言志,歌詠言」,透過作品反應的內容去瞭解歷史人物。筆者這裡想要和讀者分享的就是曹操的名篇《讓縣自明本志令》。
《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原見《三國誌.武帝紀》裴松之的注引。《三國誌.武帝紀》注引《魏書》,記述曹操文武並施,「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曹操也擅長音樂和書法。曹操的文章,直抒胸臆,情暢氣爽,理直事確,很有風骨。無論是短篇、長文,語言的運用,都很精妙。《述志令》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一)《述志令》寫作的背景
《述志令》寫於建安十五年冬在鄴城建立銅雀臺時期(210年),曹操時年五十六歲,《述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經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的重要文章。曹操完成統一北方大業後,想統一全國;但是孫權、劉備兩大軍事勢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脅。兩年前失利的赤壁之戰,使曹操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時機,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由於赤壁之戰遭受挫折,不斷有人攻擊他的「不遜之志」,甚至要他讓出兵權。在外部孫劉政權在軍事上聯盟抗曹,抨擊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三國誌.吳書》)。
面對這種外敵未平、內部不穩的情勢,曹操主要是針對當時有關於他將篡漢的流言,表明態度,表示自己本來的志向很低,現在掃平了袁紹、劉表等,位為丞相,已超過所望,又何況三世受漢厚恩,從不想代漢為帝;但也不能放棄兵權,使自己和子孫為虛名而受實禍。曹操表明心志,保證自身是不會取漢而代之的。文中歷寫自己的生平,生動詳實。
曹操發布這篇令文,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擊朝野謗議。文中概述了曹操統一中國北部的過程,表達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復統一為己任的抱負。寫得坦白直率,氣勢磅礡,充滿豪氣,表現出非凡的氣度和見識。
(二)《述志令》全文及參考譯述
[古文]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參考譯述]我被舉為孝廉時,年紀很輕,自以為不是那種隱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想當一個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來建立自己的名譽,讓世上的人都清楚地瞭解我。所以我在濟南任國相時,開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選拔、推薦官吏,這就觸犯了那些朝廷的權貴。因而被豪強權貴所恨,我恐怕給家族招來災禍,所以托病還鄉了。
[古文]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參考譯述]辭官之後,年紀還輕,回頭看看與我同年被薦舉的人當中,有的年紀已五十多歲了,還沒有被人稱作年老。自己內心盤算,從現在起,往後再過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歲中那些剛被舉為孝廉的人相等罷了。所以返回家鄉,整年不出,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學社,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只希望得到一點瘠薄的土地,想老於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但是這個願望沒有能實現。
[古文]後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盲‘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參考譯述]後來我被徵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裏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我當時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亂,各地紛紛起兵討伐。這時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馬,然而我卻常常裁減,不願擴充;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兵多了意氣驕盛,要與強敵抗爭,就可能重新引起禍端。所以汴水之戰時,我部下只有幾千人,後到揚州再去招募,也仍不過三千人,這是因為我本來的志向就很有限。
[古文]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又袁術僭號於九江,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為皇后。志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後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發病而死。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弧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幸而破紹,梟其二子。又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姦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參考譯述]後來我擔任兗州刺史,擊敗了黃巾農民軍,收編了三十多萬人。再有袁術在九江盜用皇帝稱號,部下都向他稱臣,改稱城門為建號門。衣冠服飾都按照皇帝的制度,兩個老婆預先搶著當皇后。計畫已定,有人勸說袁術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開宣布。袁術回答說:「曹公尚在,還不能這樣做。」此後我出兵討伐,擒拿了他的四員大將,抓獲了大量部屬,致使袁術勢窮力盡,瓦解崩潰,最後得病而死。待到袁紹佔據黃河以北,兵勢強盛,我估計自己的力量,實在不能和他匹敵;但想到我這是為國獻身,為正義而犧牲,這樣也足以留名後世。幸而打敗了袁紹,還斬了他的兩個兒子。還有劉表自以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姦心,忽進忽退,觀察形勢,佔據荊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當上了宰相,作為一個臣子已經顯貴到極點,已經超過我原來的願望了。
[古文]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論語》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後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
[參考譯述]今天我說這些,好像很自大,實是想消除人們的非議,所以才無所隱諱罷了。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勢力強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會私下議論,說我有奪取帝位的野心,這種胡亂猜測,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寧。齊桓公、晉文公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論語》說:「周文王雖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說是最崇高的了。」因為他能以強大的諸侯來侍奉弱小的天子啊。從前燕國的樂毅投奔趙國,趙王想與他圖謀攻打燕國。樂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說:「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獲罪,被放逐到別國,直到死了為止,也不會忍心謀害趙國的普通百姓,何況是燕國的後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殺蒙恬的時候,蒙恬說:「從我的祖父、父親到我,長期受到秦國的信用,已經三代了。現在我領兵三十多萬,按勢力足夠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義的原因,是不敢辱沒先輩的教誨,而忘記先王的恩德啊。」我每次閱讀有關這兩個人的書,沒有不感動得悲傷流淚的。從我的祖父、父親直到我,都是擔任皇帝的親信和重臣,可以說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經超過三代了。
[古文]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滕》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已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前朝思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參考譯述]我不僅是對諸位來訴說這些,還常常將這些告訴妻妾,讓她們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訴她們說:「待到我死去之後,你們都應當改嫁,希望要傳述我的心願,使人們都知道。」我這些話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我所以這樣勤勤懇懇地敘說這些心腹話,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書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恐怕別人不相信的緣故。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率的軍隊,把軍權交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為什麼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會遭到別人的謀害。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臺,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因此不能追求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這是迫不得已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個兒子為侯,我堅決推辭不接受,現在我改變主意打算接受它。這不是想再以此為榮,而是想以他們作為外援,從確保朝廷和自己的絕對安全著想。
[古文]孤聞介推之避晉封,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嘆,有以自省也。奉國威靈,仗鉞征伐,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願主命,可謂天助漢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參考譯述]每當我讀到介子推逃避晉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賞賜,沒有不是放下書本而感嘆,以此用來反省自己的。我仰仗著國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改變弱勢來攻克強敵,處在力小而擒殺大敵。想要辦到的事,做起來無不如意,心裏有所考慮的事,實行時無不成功。就這樣掃平了天下,沒有辜負君主的使命。這可說是上天在扶助漢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佔有四個縣,享受三萬戶的賦稅,我有什麼功德配得上它呢!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我不能讓位。至於封地,那是可以退讓的。現在我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庭,只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姑且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我的指責吧!
(三)《述志令》中涉及的史實及典故
曹操於184年(中平元年)為濟南國相,職位相當於太守。濟南國轄境在今山東濟南一帶。
董卓之難,指董卓原是涼州(今甘肅、寧夏一帶)豪強,靈帝時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189年(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為了消滅宦官,召董卓領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董卓自封都尉和相國,操縱朝政。各州郡起兵反對,成立討卓聯軍。
興舉義兵,指190年(初平元年),關東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曹操也在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陳留縣)招募五千人起兵討董。董卓挾持獻帝和數十萬居民從洛陽遷都長安,沿路死人無數,洛陽被焚。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呂布所殺。
汴水之戰,指的是190年(初平元年),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各州郡聲稱討董卓,實各懷私利,又怕董卓兵強,不敢先進。曹操獨率軍西進,與董卓部將徐榮在滎陽的汴水(今名索河,在河南省滎陽縣西南)一帶交戰,因兵少無援失敗。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連夜逃走。
揚州更募,指曹操汴水戰敗後,與夏侯敦等到揚州重新召募兵丁。東漢末年,揚州的州治在今安徽省合肥,轄今江蘇、安徽一帶。
破降黃巾,指的是192年(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農民軍起義攻入兗州,殺刺史劉岱。濟北鮑信與兗州官吏迎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領兵攻黃巾軍於壽張(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南),追至濟北,黃巾軍三十萬被迫投降。曹操從中挑選精壯,組成自己的強大軍事力量,號為「青州兵」。
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年縣東北)之戰中,以少勝多,消滅袁紹軍的主力。兩年後,袁紹病死。後來,其子袁譚、袁尚因爭奪冀州互相攻殺,袁譚求援曹操後,袁尚退軍。但是袁譚背叛了曹操,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出兵擊殺袁譚,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遼西烏桓。207年(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烏桓。袁熙、袁尚又逃往遼東,九月為曹操部屬公孫康所殺。曹操於是將他們懸頭示眾。
208年(建安十三年),漢獻帝為了表彰曹操平定三郡烏桓的功績,廢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恢復西漢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制度,任曹操為丞相。
樂毅,戰國燕昭王時名將,曾率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破齊國,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後封為昌國君。燕昭王死,燕惠王立,中了齊將田單的反間計,讓騎劫代樂毅為將,樂毅擔心留在燕國被害,於是投奔趙國。
蒙恬,秦始皇時名將,秦統一六國後,他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秦始皇死後,趙高偽造始皇遺詔,逼使蒙恬自殺。
金縢,《尚書.周書》篇名。其中記述武王病時,周公曾作禱辭祭告於神,請求代武王死,祭畢將禱詞封藏在金縢櫃中。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成王的另兩個叔父管叔、蔡叔等誹謗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懷疑。於是周公避居東都(現河南洛陽市)。後來成王啟櫃發現禱詞,知其忠貞,大為感動,親自迎回了周公。縢,封緘。金縢密封的金屬櫃。
武平侯國,指196年(建安元年),獻帝任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武平,在今河南鹿邑縣西。
為萬安計,指的是曹操此令公布後,據《魏書》記載,漢獻帝在第二年,即211年(建安十六年),封曹操之子曹植為平原侯,曹據為範陽侯,曹豹為饒陽侯。
介推,即介子推,春秋時晉國人,曾隨晉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大封從亡諸臣。介子推不掛念自己的功勞,與他的母親隱於綿山而死。後世又傳說重耳曾燒山要他出來做官,他堅不出山,抱木被燒而死。
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伍子胥率吳軍伐楚,攻下郢都。申包胥求救於秦,痛哭七日,終於感動了秦哀公,求得救兵,擊退吳軍。楚昭王回到郢都,賞賜功臣。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賞。
(四)大義為國 磊落坦蕩
筆者拜讀全文,最深的感受就是真實質樸,心地光明,句句出自肺腑之言,原原本本,毫不虛偽做作。曹操的這篇令文,如實地敘述了自己的生平,一再表明自己沒有篡奪帝位的野心。曹操表達的是真情實意,實話實說。歷史證明,曹操所表明的心志是真誠實在的,終其一生,曹操沒有稱帝,儘管這是輕而易舉、垂手可得的。曹操生前曾對勸他稱帝的人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三國誌.魏書.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意思是說,他僅做一個像周文王那樣的統一天下的奠基者,忠君報國之義,天地可表。
曹操對於當時漢室的現狀直言不諱,「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確實是大實話。漢末如果沒有曹操扶持捍衛漢王朝,漢獻帝早就淪為階下之囚、成為亡國之君了,漢朝也早就結束了。曹操在維持漢末國家局部統一當中起著重大作用,漢祚因曹操而又得以延續幾十年。
曹操在文中表示自己不會交出兵權。當時孫權、劉備對陣江南和蜀地,天下未平,再加上考慮自身與子孫安危,因此曹操不能讓出兵權是合理的。「江湖未靜,不可讓位」;「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筆者看到這段,最先想到的就是漢劉邦的大將軍韓信,韓信為劉邦打下漢室天下後,因功高蓋世,為劉邦所忌憚、妒嫉猜疑,最終被剝奪兵權。劉邦借呂后之手除掉韓信,韓信最後被陰狠毒辣的呂后害死,鐘室蒙難,三族被滅,血染長安,千古奇冤。歷史當然不可以重演,為了國家和自身安危的雙重考量,當然不能交出兵權,筆者認為曹操不交兵權在情理之中,於國於己這個決定都是正確的,正如曹操所言,「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曹操當時的封地佔有四個縣,享受三萬戶的賦稅,為了表明自己並沒有「不遜之志」,曹操表示願意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交還給朝庭,只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以此來減少朝廷非議,一再表示自己依舊忠於漢室,「至於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此舉顯示出曹操非凡的氣度和胸襟。
文章的語言質樸明晰,沒有刻意雕飾的痕跡,文字平易近人。從這篇令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文學大家的風采和心懷天下的博大胸襟。關於曹操的文學造詣,後世評論指出,「曹操造就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之建安文學,使中國神傳文化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背景下得以承傳興盛。」
關於那段轟轟烈烈的三國風雲歲月,後世如是評說,「曹操力演順天治國之義,忠君報國之義;與諸葛亮、周瑜、劉備及孫權一起演繹、詮釋創世主賦予人類應有品德‘義’之深刻內涵,為後世留下銘肌鏤骨之千古傳奇」。
《三國誌》有言,「評曰: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