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火焰山》中的片段。(網路圖片)
(一)京劇的起源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三朵奇葩,就是唐詩、宋詞、元曲。它們也是中華文化歷史的三個階段。到了清朝,出現了京劇,這是中國文化史上又一次高潮中,孕育出的一朵艷麗的鮮花。它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沃土上的藝術奇葩。
詩是語言藝術。中國古代詩歌早在春秋以前就誕生了,《詩經》就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到唐朝時詩歌進入極盛期,於是五言詩、七言詩與古體詩並存。詞萌於隋唐,宋朝是詞的極盛時期。詞就不是單純語言精華了,而是有音樂與其相伴。文人填詞,就是按民間不同曲牌的音調名稱,作為詞的名稱。如《滿江紅》、《卜運算元》、《生查子》、《臨江仙》等這些都是曲牌名。也就是說,詞是詞人按曲牌音調譜寫各種音律的歌詞。所以詩、詞、歌、賦是不同的文學表現形式。元朝是元曲的極盛期。元曲就是歌舞相結合的產物。詩詞只寫景,寫物和發抒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到元朝是時藝人就用元曲來表現故事情節了。
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關漢卿的《竇娥冤》都是有名的元曲佳作。到了明朝,湯顯祖作的《牡丹亭》就用昆曲來表演了。
到了清朝,京劇形成。其表現手法和形式就更複雜了,它是詩詞歌賦、音樂舞蹈、武術和服裝藝術等相結合的,綜合的舞臺表演藝術。
據近代戲曲研究家,清末民初的王國維考證,中國戲曲起源於春秋,完成於唐代。戲曲界的演員古時稱作「優人」或「伶」。稱「伶」有貶義。他們自己稱作「梨園行」。這梨園行三個字就是源於唐代。唐明皇李隆基酷愛音樂,他不僅是個皇帝,還是個文藝天才(古羅馬的尼祿也是個多才多藝的皇帝),唐明皇在皇家的梨園中訓練歌舞藝人,因而梨園行這個名稱就流傳開來。
中國戲曲到了清朝時,各種地方戲曲的種類已經相當繁雜。大致可以歸為三大類,一類是被人稱作花部、亂彈的。如梆子戲、弦索戲、皮黃戲等;第二類是少數民族戲曲,如藏戲、白族的吹腔等;第三類叫做雅部,包括昆劇、弋腔等。
昆劇也叫昆腔、昆曲、昆山腔。在明朝起源於江蘇昆山而得名。昆曲以笙、笛、簫、琵琶為伴奏樂器,演唱曲牌,表演已經程序化,使用象徵性的道具,歌舞合一,語言為韻白和蘇白。其唱詞是沿襲了宋詞裡的長短句語句體,動作與舞蹈相結合。如洪升編劇的《長生殿》、孔尚任編寫的《桃花扇》都是昆曲巨作。
早在元朝時,表演各種地方戲曲的戲班子,就已經開始在京城民間演出了。當時北京的雜劇戲班有弋陽腔、京腔、梆子腔,還有昆腔。
關於京劇的形成,當代學者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京劇起源於徽班進京,才使二黃腔、漢劇與西皮腔在北京合流而成為皮黃腔。這一派是側重於對唱腔研究的學者。另一派認為京劇源於昆曲,他們認為京劇全面繼承了昆曲的念、唱、做、打;生、旦、淨、醜。這一派側重於從表演藝術上看問題。
我認為,京劇它是吸收和融合了許多地方戲的唱腔和音樂的表演藝術。是在京城北京這一有特殊地位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匯合而成的,以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的新劇種。
促使京劇這一新劇種產生的外因條件,有好幾個。徽班進京只是其一;另外還有各地方戲曲在京城的競爭,演員為求其藝術發展而兼收並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皇室的扶植和支持。
京劇的形成是有個較長的演繹過程的。從孕育到形成的時間,是在公元1790∼1880年期間。也就是從乾隆盛世到道光年間。
乾隆生於1736年,1795年駕崩。他是清朝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他對詩、詞、歌、賦,對書法、戲曲無所不愛。早在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時,就曾令藝人到皇宮中演出《桃花扇》、《長生殿》。到乾隆時,在宮廷中設立南府。這是一個專門培養宮中太監學習演戲的機構。當時由太監組成的戲班叫做內學,也叫內府戲班。到了皇帝令蘇州藝人進京演戲時是乾隆16年(1751年),稱他們為外學。乾隆八十大壽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那年召第一個安徽地方戲班子(簡稱徽班)三慶班進京獻藝,在祝壽演出以後就留在了北京。第二年又有其他徽班進京。到嘉慶年間,四大徽班就已經都在北京演戲了。
四大徽班是安徽省有名的四個戲班子,即三慶、四喜、和春、春臺。下面我們就以三慶班為例,剖析一下戲曲的演變過程。
三慶班是由安徽籍鹽商江新亭出資在揚州建立,由藝人高朗亭率領的戲班。這個戲班早在進京以前就已經在皖南,蘇北乃至兩湖(湖北、湖南)流動演出,因而廣收博採能唱多種地方戲曲腔調。三慶班以唱二黃為主,兼唱昆腔、四平調、梆子、撥子。三慶進京以後,因為其聲腔、劇目豐富,壓倒了當時已經在北京演出的秦腔戲班。為了生計,一些秦腔演員「走穴」,轉到了徽班,這些秦腔演員擅長唱西皮(西皮是由秦腔演變而成的新唱腔),唱西皮的演員到了徽班後,才使西皮和二黃有了第一次結合。
三慶之後,又有另外三大徽班進京,使徽班的陣容壓倒了已經在京城演出多年的昆腔戲班。於是京城的昆劇漸衰。
到了道光年間,湖北的余三勝、程長庚、王洪貴等進京,把楚劇(漢劇)的西皮帶進北京。徽班演員與漢劇演員同臺演出,形成皮黃第二次結合。這時京劇已經形成規模。
皮黃戲是京劇的代名詞。因為受北京方言的影響,道白上採用京言。這些戲班也有很大的流動性,經常到外地演出。皮黃戲在上海演出時,上海人管這個新劇種叫做京戲。因為北京人管戲叫劇,於是京戲、京劇這個新名詞便流行開來。到以後京劇發展到頂峰時期,梅蘭芳帶劇團到國外演出,有國人稱京劇為國劇。
西皮源於秦腔,秦腔是陝西地方戲。在清初,秦腔已經由陝西傳到了湖北。先傳到黃崗,然後傳到武漢。秦腔與湖北當地的民間曲調相結合,演變為西皮,它是漢劇(湖北地方戲)的主要唱腔。為什麼叫西皮哪?因為當時湖北人稱唱腔為「皮」,又因為秦腔的發源地陝西省在湖北的西面,故稱西皮。
二黃起源於清初,是由民間吹腔高撥子在徽班中演變而成,二黃是徽調的主要唱腔。
前面提到京劇的形成還與皇室的支持有關,下面略舉幾例。
嘉慶三年(1798年)清朝廷發詔諭,禁止亂彈、梆子、弦索、秦腔在京城演出,只允許昆弋兩腔可以演出。因為清朝廷認為雜戲內容不雅,有傷民俗,此詔諭令一下,許多演員又得另謀生路。反倒促進了老生行的發展。在道光年間余三勝成為京劇老生行的奠基人。此前京劇唱腔的主要伴奏樂器由笛子改成了胡琴。使演出效果更佳。
另一個例子,道光七年(1827年)清朝廷把宮中的戲班南府改為升平署,令宮內民藉演員回原籍,被裁減的藝人便把宮中演出的劇本,演出格局帶到了民間,也促進了京劇的形成。
咸豐十年(1860年),也就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那年,皇帝過三十壽辰,因升平署演員不足,於是從民間戲班中選人補充入宮。使皮黃戲帶進皇宮中,與宮內原有的昆弋(yi)競相演出。漸漸的皮黃壓倒了昆弋,而成為皇宮中的主體劇種。
什麼是弋腔呢?弋腔是起源於江西弋陽的一種地方戲。開始叫高腔,嘉靖年間入京後叫弋腔。到北京後,又吸收了北京民間地方曲調,形成京腔,與昆腔並列。
慈禧太后是一個大戲迷。她不僅愛看戲,還主持把宮中演出的昆曲劇本改編為京劇劇本,樂此不疲。一直到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為止。慈禧太后還經常召外面的藝人到宮中獻藝,發給他們奉銀。當時的名演員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楊小樓等均被召進宮演過戲。同治皇帝會演小生,光緒皇帝文武場面皆能上,還登臺演出為慈禧祝壽。
京劇形成為一個獨立新劇種的時間大約是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乾隆時畫家賀世魁畫有《京腔十三絕》,畫的是當時唱京腔的十三位名優。光緒年間畫家瀋容圃畫的《同光十三絕》,是當時京劇和昆劇的十三位名優,這都是京劇形成時期的歷史見證。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