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曾經上疏魏文帝論述「審舉之義」,即審核選舉人才的意義,說:「臣聽說天地二氣交合化生萬物,君臣志同道合才能辦好政事(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
曹植還說:「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週二王是矣。」
意思是說:從前伊尹作陪嫁的奴隸,那是最低賤的職務了,姜子牙處在屠夫漁民的行列,那是最卑下的人了。可是等到他們被推薦給湯武、周文王的時候,那真是志同道和,妙算神通,哪還用得著親近之人的舉薦,靠著身邊寵臣的介紹呢?《尚書》說:‘有傑出的君,就一定能用傑出的臣;用了傑出的臣子,就一定能建立傑出的功績。’殷、周的湯武、文王就是這樣的。
《列子・天瑞》稱:「伊尹生乎空桑。」傳說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為伊,被商湯封官為尹(相當於宰相)。《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僕。」即貴族子弟的「師僕」。世傳商湯聘請伊尹,由於有莘王並不答應,商湯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兒為妃。於是,伊摯便以陪嫁奴隸(陪嫁之臣)的身份來到湯王身邊。
伊尹用「以鼎調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伊尹歷事五代商王五十餘年,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據《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太甲在位三年以後,昏庸不明,暴虐地對待百姓,不遵守商湯之法,破壞道德。於是伊尹將太甲放逐到桐宮,也就是商湯陵墓所在地。伊尹攝政當國,接受諸侯朝見。三年後,在桐宮居住的太甲帝悔過自責,改惡遷善,於是伊尹迎接太甲還朝又把政權交給他。太佳甲修德勤政,諸侯都歸附殷朝,百姓安寧。
伊尹放太甲的典故也被後世稱為「伊尹之志」,是說伊尹的忠,像伊尹這樣的人可以託孤,如果沒有伊尹的胸懷那就會篡位。
姜之牙人稱姜太公,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曾經窮困,年老時,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西伯於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與太公談論後西伯大喜,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週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呂尚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
周西伯昌推行德政,和呂尚謀劃以傾覆商紂暴政,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論述君臣之禮認為:周文王演繹排列《易經》,以干、坤為首位。孔子解釋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這就是說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位不可易也。《春秋》壹書貶低諸侯,尊崇周王室,儘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書中排列順序仍在諸侯國君之上,這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君臣關係的態度。如果不是夏桀、商紂那樣的暴虐昏君,又遇上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仁德明主,使人民歸心、上天賜命的話,君臣之間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節,矢死不渝。
夏桀「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作用姦佞,寵信妹喜,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紂肉林酒池,窮奢極欲;蠆盆炮烙,殘害百姓。寵信妲已,剖心比干,屈死諸侯。夏桀和商紂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亡國之君。
而商湯和周文王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仁德明主,商湯伐桀,文王伐紂,乃上天賜命,民眾歸心。伊尹和姜尚都是有名的相國,輔助明君成就大業。名君用名相,名相配名尹,而且是順天承命、利益百姓的大功德。這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啊!
觀現當代之世,人們為邪說蠱惑,為共產迷心,逆天叛道,竟然也敢言「志同道合」,真是謬之千里啊!譬如,中共用「同志」一詞,來抹煞一切稱謂:先生、女士、小姐等。抽掉了人的自然屬性,而成為一種階級烙印的政治稱謂。甚至強加人「集團」、「黨派」、「幫派」的性質。中共治下,如果不能劃為同志,就是「敵人」,是無情打擊與鬥爭的對象。
更有甚者,專行鑽營苟且之事,以顛倒是非為能事,充其量只能稱之為「小人得意」、「群魔亂舞」吧!只待天道復明,必難逃正神的審判,清算之日不會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