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圖片來源:Fotolia)
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是古代有名的智者,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其足智多謀,婦孺皆知。
諸葛亮為劉備做謀士,因為超常的才能和智慧,想出許多獨到的戰略方法,幫忙劉備打了很多場勝仗,讓蜀國由弱變強,能夠和魏、吳兩國三分天下。
歷史上少見的軍事奇才是如何培養出來的?這些突出的能力是怎麼來的?天生的嗎?那可不,一個人光憑先天的資質而沒有其他必備的因素配合,是無法成就大事的。
您看,現在社會上多少「智慧型犯罪」的案例,憑藉頂尖的聰明才智,輕而易舉當駭客、詐騙、偷盜……把老天爺賜予的「智慧」用錯方向,反而毒害更多人!那還不如資質平庸的正人君子,至少老實生活,即使一生沒有發光發熱,卻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一個孩子將有是否有所成就,教育上有「從小看大」的說法,我們就從諸葛亮幼年的求學故事來看看他之所以能成就大事的關鍵在哪兒?
一心求學 弄巧成拙
諸葛亮小時候的老師是隱居在襄陽城南水鏡莊的一位著名隱士,為人清雅,精通經學的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家的院子裡養了一隻花頸大公雞,雄赳赳,氣昂昂,啼叫聲音嘹亮,也不怕生。這隻大公雞平日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正午時總要叫三聲,準的很,水鏡先生每天中午一聽見公雞叫就下課。
諸葛亮素來很喜歡學習,總是想多聽老師講些課,可是這隻花頸大公雞卻不識相,老是打斷他的學習,於是,一聽到雞叫,他就從心裡厭惡起這隻公雞來。
怎麼辦呢?聰明的小諸葛亮想了個辦法,他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小口袋,每天上學時抓上幾把小米放進去,心裡估算著那隻大公雞快要啼叫的時候,就偷偷把小米撒到窗外,大公雞只顧啄米,忘了啼叫,快吃完時,諸葛亮又撒了一把小米,等到公雞把他帶去的一小口袋小米吃完了再叫喚時,往往已經晚了一個時辰才下課。
小諸葛亮達到多聽課的目的可高興了,沒想到時間一長,水鏡先生起疑了,發現竟然是他使了小手段,以為他故意捉弄師長,大為火光,就把他辭退回家了。
諸葛亮心裡很難過,見老師氣壞了,也不知如何求得原諒。等他走了以後,師娘替他向水鏡先生求情:「我看諸葛亮挺好學的,他會這麼做,也是為了多求得一點知識,不如就饒他一次吧!」
明查暗訪 品性端正
水鏡先生原本也只是一時氣憤才懲罰他,但心知諸葛亮聰明過人又好學,其實也挺喜歡他的,這下師娘給了台階下,他決定再好好觀察他的品性如何,遂派遣一位書僮去諸葛亮住的隆中打聽察訪。
在書僮的多方探究之下,回來向水鏡先生報告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諸葛亮的母親冬天怕冷,他很孝順,去山上割了許多水晶草回來鋪在床上,冬天晚上臨睡前就自己先去躺一會兒,替母親將床睡暖了,再請母親上床睡覺。
第二件事是諸葛亮家距離井台只隔了兩畦菜地,他個頭矮小,前去挑水的時候,唯恐水桶碰壞了別人家的麻稈籬笆,所以每次挑水都特地繞過山腳,多走了許多路,再拐回家,以免弄壞籬笆對鄰居失禮。
再有一件事是諸葛亮曾求教於附近的一位青年,之後,雖然他的學問已經日益進步,超過了這位青年,但是他仍然虛心待人,沒有半點驕傲之心。
水鏡先生聽了,十分高興,讚賞地說:「諸葛亮品性端正,難得!將來是個人才,一定會出類拔萃。」於是就請書僮帶路,他親自去隆中接諸葛亮回來繼續讀書,並且傾囊相授,將生平的學問全部都傳授給諸葛亮。
看完這個故事,您必定知道,諸葛亮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除了他淵博的學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品格令人敬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