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弗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臨死時交代兒子阿斗許多事,其中有兩句話足堪告誡後世之人,那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弗為。」
為善不求 方為真善
您不要以為這只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惡事,做了無妨;也莫要認為小小一件善行不足為之。許多古籍中都記載了因為一件小事而改變往後命運的真實故事,您或許要說:命運能改?我每天去找好事來做,我也能主宰命運!
是的!「積德行善」可以改變命運。但是,西方有句俗諺說:「右手做的好事,不要讓左手知道。」刻意而為,有目的的做善事,「為善欲人知」,祈求老天爺看見我鋪橋造路、努力行善,讓我發大財、做大官、無病無痛、子孝孫賢……。「有為」、「有求」的結果可能會抵銷您做善事的善報喔!
下面來看《太平廣記》卷第117報應十六(陰德)中所言裴度的故事,到了元朝,「元曲四大家」之首關漢卿還以此故事為題材,作了元曲《裴度還帶》流傳後代。
功名受挫 面相不貴
唐朝中書令晉國公裴度,長得瘦瘦小小的,相貌不夠貴重,和「高、富、帥」扯不上一點邊。在屢次功名場受挫之後,他自己也沒了信心,對往後的人生道路十分疑惑。正好聽說有個善於看面相的人在洛中,為許多士大夫所推崇。裴度就專程前往拜訪。
相者看見他,說:「您的相貌神采,和一般人稍有差異,如果日後您不作達官貴人,恐怕就會餓死,您的相貌現在還看不出來有何貴處,不妨過些天再來,我給您仔細看一看。」裴度答應了。
路不拾遺 物歸原主
有一天,裴度去香山寺遊覽,在側房和走廊之間,看見一名穿素色衣服的女子,將一件丹黃色貼身單衣置於寺廟的欄杆上,虔誠的祈禱了很久,瞻仰拜謝之後就離去了。
過了一會兒,裴度看見那件單衣竟然還放在原處,一定是那名女子遺忘了,想去追上送給她,又考慮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就收起來,等那婦女再度返回香山寺的時候再還給她。可是等到太陽都下山了,還不見女子前來,裴度只好把單衣帶著回到旅店。
第二天早晨,他趕快帶著那件衣服又去了香山寺。寺門剛打開,就看到昨天那位女子匆匆忙忙跑過來,一臉茫然,驚慌失措,又惋惜長嘆的樣子,好像發生了甚麼意外的災禍。
裴度就跟上去問她出了甚麼事?婦女回答:「我的父親無罪被關押起來,昨天有一位貴人送給我兩條玉帶,一條犀牛帶,價值一千多串錢,我打算用它來贈送賄賂主管的人,卻不幸丟失了,找不回來的話,我的老父親可就要大禍臨頭了。」裴度聽了,十分同情愛憐她,又仔細追問那物品的顏色,都回答對了,於是就拿出來還給她。婦女失而復得,喜極而泣,哭著拜謝裴度,請他留下一條,裴度笑著擺擺手,連聲不用,打發她走了。
過了不久,他又去找以前看面相的人,等相者仔細審看他的面容之後,發現聲音和臉色竟然都變了,驚嘆的說:「這種面相一定是您積了陰德,前途不可限量啊!這已經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裴度後來果然位極人臣,因為行事正直,不取非分之物,大大改變了此後的命運。
原文:
唐中書令晉國公裴度,質狀眇小,相不入貴,屢屈名場,頗亦自惑。會有相工在洛中,大為縉紳所神。公特造之,問命,相工曰:「郎君形神,稍異於人,不入相。若不至貴,即當餓死。今則殊未見貴處,可別日垂訪,為君細看。」公然之。他日出游香山寺,徘徊於廊廡間,忽見一素衣婦人,致緹褶於僧伽欄楯之上,祈祝良久,瞻拜而去。少頃,度方見緹褶在舊處,知其遺忘也,又料追付不及,遂收取,以待婦人再至,日暮竟不至,度挈歸逆旅。詰旦,復攜往,寺門始辟,睹昨日婦人,疾趨而至,憮聲惋歎,若有非橫。度從而問之,婦人曰:「阿父無罪被繫,昨貴人假得玉帶二犀帶一,直千餘緡,以賂津要,不幸失去於此。今老父不測之禍,無所逃矣。」度憮然,复細詰其物色,因而授之。婦人拜泣,請留其一,度笑而遣之。尋詣昔相者,相者審度,聲色頓異,惊歎曰:「此必有陰德及物,前途萬里,非某所知也。」度因以前事告之。度果位極人臣。
(出自《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