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的背後有多少被掩蓋的真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9日訊】正在播放的記錄片《超級工程2》中的數據、影像和旁白很容易讓人心潮澎湃,一些道路不夠自信的文科生看完之後,甚至會後悔當年沒有學理工科。還好我有自知之明,我深知假如我當年在化學這條道上走到黑,現在只能靠表演身殘志堅過活了。
記錄片第一集是《中國路》,講中國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如何突飛猛進冠絕全球。工程師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難關,工人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我卻覺得故事只講了一半。
這部主流記錄片需要搭配一位非主流記錄片導演的書來看——張讚波的《大路:高速中國裡的工地紀事》。唯有如此,才能讀到一個完整的大國崛起故事。
《超級工程》號稱沒有使人潸然淚下的場景,都是乾貨,但它選擇的播出平臺就意味只有閃閃發光的乾貨,沒有囉哩囉嗦、血裡呼啦、烏漆抹黑的那些。《大路》就不同了,作者在高速公路工地潛伏三年,挖出了「高速里程全球第一」背後不為人知的很多故事。
《中國路》這集有一句話感謝了工人的貢獻,但它不會告訴你,這些工人是如何討薪維權的,更不會講這些工人在參與完超級工程之後的命運軌跡。幸運的是,還有《大路》。不幸的是,《大路》這本書已經買不到了,原因你懂的。
今天,我不是來談農民工的。我要談的群體比農民工高大上,卻有著與農民工相似的命運,至少他們自己這樣以為。
就在幾天之前,一位叫楊合的科學家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5歲。
楊合,中國材料加工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85工程」」航宇材料技術科學」一級科技創新平臺精確塑性成形團隊帶頭人、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博士生導師、材料成型及控制系主任。
但是說來慚愧,我知道楊合這個名字和他的不幸純屬偶然,我一位老同學是他的學生。大概由於我從事媒體行業的緣故,老同學把消息轉發給我,囑我就科研人員的健康寫個文章。我自知人微言輕,即使寫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探討一些真問題,總比製造垃圾信息有價值。於是我查閱了一些資料,詢問了幾個做科研的朋友和同學。
科研人員的健康問題並非子虛烏有。中國科協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時長為8.6小時,最長工作時間每天16小時。高學歷者每日工作時間更長,睡眠缺乏情況嚴重,博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時間最長,為9.29小時。同時博士和碩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每週花在運動上的時間都不足5小時,顯著少於其他學歷群體。
由《知識份子》聯合自然科研等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得出了類似結論。該調查稱,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週工作時間不多於40小時,剛剛符合《勞動法》的規定(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多達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週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調查顯示,將近一半人表示自己過度疲勞,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我首先關心的是,在國外做科研是什麼情況。我得到的反饋是,也很累。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比國內情況稍好,但沒有本質區別。一個在歐洲留學的好友告訴我,平均每天都要工作八個小時,還不算吃飯時間。最讓我感慨萬千的是,好友說自己吃不了苦,所以猶豫未來要不要繼續做科研。而在我記憶中,她是非常刻苦上進的。
做科研這麼辛苦,怎麼還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畢竟沒人拿槍指著頭。在我這個外行看來,科研圈有一項最大的優勢:遊戲規則透明。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文章都是最重要的評價指標。雖然造假、注水的情況在所難免,但頂級期刊的中立性、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真正注水嚴重的是社會學科,所有文科生都無法否認。
甚至可以說,科研是世界上最公平的遊戲,連奧運會都比不了。奧運會有興奮劑,有公平性存疑的裁判。科研圈雖然偶爾也有醜聞,但同行評議、重複實驗讓欺世盜名者不可能久存。
不過也正因規則透明,無數的優秀頭腦會扎進這個遊戲,拚個你死我活。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大部分人只能依靠增加勞動時間獲取競爭優勢,反正拼爹是行不通的。對於人類來講,這個結果是好的,精英們比賽做實驗發論文總比互相殺戮好。科研競賽的結果是人類能力邊界的迅速拓展。
在哪裡做科研都累,但國內比國外慘多了。一是中國特色的人際關係,讓科研人員身心俱疲,很難體會到單純做研究的樂趣。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要混一混江湖。二是國家主導了許多大型科研項目,領導做規劃時惦記的是政績,實際犧牲的卻是一線科研人員的時間和身體。
中共的科研宣傳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犧牲奉獻」模式。被豎起來的榜樣,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那種,只愛大國不愛小家。別說自己身體,就是臨盆的妻子、臨終的父母都能毅然拋棄。官方不談人們也不問的是,這是合理的嗎?科研人員除了無私奉獻的權利,還應該有談合理回報的權利,有要求休息休假的權利。
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離不開低人權優勢。人們最常想到的是民工,其實被大城市擠壓的中產階級、在實驗室發奮的科研人員,又何嘗具有完整的人權?只有整體沒有個體的「大國崛起」,讓每個階層都民工化。
楊合教授去世後,有人責備媒體只知道報導明星,卻不報導科學家。我倒覺得媒體報導規格不值得爭,名人死後被刷屏,與其說是尊敬不如說是消費。真想做點有用的事,不如關心關心倒下的科學家背後,是怎樣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