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9月16日訊】最近大家都在談論中產階級,但我發現很多人對這個概念存在著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認為中產階級等同於精英。
不不不,中產絕對不是處於社會最頂層的少數精英的代名詞。雖然中產這個概念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對於多少收入才算是中產也沒有確切的說法,但大致上,中產階級指的是一個社會的中間階層。
拿美國來說,有一個說法是中產佔總人口的80%。也就是說,在美國幾乎人人都是中產,中產就是大眾。
一般的美國家庭,往往不只有一輛車,週末會在自己家院子裡燒烤,每年會有幾個長週末開著SUV外出度假,還會全家去歐洲旅行……這些都是最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生活。
美國沒有歐洲國家的皇室貴族傳統,也並不推崇精英主義。這個人人是中產的國家,恰恰是由中產階級平民推動著往前發展的。
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雖然北上廣深和二線城市的中產規模不小,但放在整個國家龐大的人口裡,中產仍然只佔總人口很小的一部分。這大概就是很多人把中產誤認為精英的原因。
第二個誤解,是認為中產階級是一種裝腔作勢的生活方式。
這個誤解流傳很廣,所以各種「中產階級生活指南」之類的文章得到追捧,大家都以取笑嘲諷中產階級的裝腔作勢為樂。
不排除的確有一部分人懷著裝腔作勢的心態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在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強行裝腔作勢,但真正的中產階級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其實是消費水平到了一定層次以後自然而然的本能。
邁入中產的人,已經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不用再節衣縮食,完全有能力追求更舒適的富足小康生活。
有一個段子說:30塊的酒和3000塊的酒,嘔吐是一樣的;300塊的表和30000塊的表,時間是一樣的;50平米的房子和150平米的房子,孤獨是一樣的。
這是典型無產者自欺欺人或者自我安慰的消費觀。其實我們心裏都知道,300塊和3000塊的酒,50平米和150平米的房子,品質感、舒適度和因此帶來的生活質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造成這個誤解的原因,還是因為有能力負擔中產生活方式的人太少。當人人都買得起iPhone,就不會有人覺得用iPhone是在裝腔作勢,那不過是一款好用的手機而已。當人人都去過歐洲,就不會有人覺得在朋友圈發埃菲爾鐵塔下的自拍是在裝腔作勢,那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而已。
說完誤解,來說說中產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又要用紐約來舉例子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紐約、熱愛紐約?800萬人,會有800萬個不同的理由。
如果要用一個統一的公式來總結,我想,應該是紐約提供了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產階級理想生活的一個標準模板。
首先,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應該體面而有品質。
請注意,品質不代表奢侈,中產階級恰恰應該是擺脫了對奢侈品牌和形式感簡單粗暴的迷戀、轉向更務實消費的那群人。
拿吃的來說,價格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健康、衛生和環保才是關鍵。
全紐約24000家餐館,每一家都必須在門口或者店內明顯位置張貼衛生局頒發的健康等級,哪怕是再小的街頭小館也不例外。紐約人選擇餐館,一定會看看衛生等級,如果等級是C,很可能會掉頭就走。
衛生局頒發的健康等級
在紐約,衛生局對餐館有著至高無上的生殺大權。他們每年一次,派出衛生巡視員對所有餐館的衛生狀況進行評級,發現違規行為就會扣分,比如沒有妥善消毒廚具扣2分,生鮮食品沒有妥善清洗扣5分,甚至就連熟食和生鮮食品放在同一個冰箱裡冷藏都會扣分。扣分在13分以下是A級,14-27分是B級,28分以上是C級。這是紐約市衛生局對評級規則的說明。
紐約市衛生局對評級規則的說明
衛生巡視員還經常突擊檢查,一旦發現餐館有重大違規行為就會責令停業整改,整改期限過後如果還不達標就只能徹底關門。
這樣的舉措,保證了哪怕是蒼蠅館子都能維持基本的衛生水準,不會髒兮兮亂糟糟。
餐館的菜單上,則會強制性標出每一樣菜品的卡路里含量。
菜品的卡路里含量
最能代表紐約和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理念的地方,Whole Foods Market 算是一個。
Whole Foods Market
「Whole food」是一個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才誕生的一個新詞和新概念,專指沒有經過加工處理,不含防腐劑、轉基因和人工色素的健康食品。
而用這個詞命名的大型連鎖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宣稱只賣綠色健康食品。這家超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辦後,一下子擊中了當時正在追求新生活方式的美國中產階級的痛點,迅速擴展到美國全國以及加拿大和英國,如今已經發展到400多家門店、將近十萬名員工。
Whole Foods的食品價格比一般的超市要貴出一大截,但人們仍然趨之若鶩,對它懷著宗教般的虔誠。在紐約,Whole Foods一共有十家店,店面巨大無比,有幾十個收銀臺,但每一個櫃臺仍然都排起長龍。
Whole Foods Market (圖片均來源於作者微信)
不光是Whole Foods Market,其他普通的超市為了順應這樣的中產階級消費潮流,也都極力推出健康環保的有機食品。
順便說一下,國內的超市購物環境基本上都比較糟糕,商品擺放雜亂無序。紐約的超市,無論大中小,都十分講究。下面這些照片是我在紐約一家中型的食品超市Westside Market拍的,水果蔬菜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營造出一種藝術感,這顯然也是典型的中產階級趣味。
其次,中產有自己獨立的人文精神和價值體系,有能力輸出價值觀和帶動變革。
美國不是沒有精英文化,但支撐這種精英文化存在的根基其實是強大的、強調人和人平等的平民精神。每一個中產階級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發出自己的聲音,當許多這樣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往往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紐約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其明顯。這個城市有一個龐大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和人文精神的中產階級,過去幾十年裡,有許多理念都是在紐約起源,最終擴展到全美乃至全世界其他城市,形成全球性的運動。
拿前面提到的Whole Foods來說,雖然不是在紐約創辦,但紐約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他們宣揚自然有機食品不但有利於身體健康,同樣也符合低碳潮生活潮流,可以促進環境保護。
在低碳文化裡,有一個最近幾年在美國很流行的概念,叫做食物里程(food miles),指的是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食品從原產地到消費市場所需運輸的里程。這個里程越大,意味著在食物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越高,也就越不環保。
因此,Whole Foods在每個地方都盡量從本地採購蔬菜瓜果,除了能夠保證新鮮以外,還支持了本地的個體農戶,更重要的是減少了食物遠程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就這樣,Whole Foods把販賣食品,變成了販賣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而消費者樂於購買他們的產品,除了出於健康考慮,也覺得自己成為了有責任的消費者,間接地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紐約中產階級最關心的另一個概念,是貴族化(gentrification),這個詞有時候也翻譯成士紳化。什麼意思呢?
在亞洲國家,城市正在進行現代化轉型,大家都樂於看到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原本破舊的居民住宅區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大型連鎖商業。
這個過程,就叫做貴族化。但這樣的建設潮流,在紐約卻常常會遭遇到抵制。他們考慮的主要理由有三點:
地價上升,原本住在這裡幾十年的普通居民再也無力負擔房價,只能被迫搬到更遠的地方,對他們不公平;
大型連鎖商業巨頭進駐以後,原本的家庭零售小店無力與之競爭只能關門,他們的生機遭受到嚴重的影響;
老居民搬走,建起千篇一律的寫字樓和商廈,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優衣庫和沃爾瑪,原本這個地方獨特的街區文化和傳統特色被徹底抹殺。
所以,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民間組織,與資本主義力量推動下的貴族化抗衡。紐約的中國城在曼哈頓佔據了黃金位置,各大財團早就虎視眈眈,市政府也一直有意在這裡進行商業開發,但一直沒有成功,正是因為受制於致力保護老中國城傳統街區的民間組織。
前兩天,有一條不大不小的新聞,中國市場上方便麵突然賣不動了。
方便麵是中國人的國民食品,中國人每年吃掉的方便麵高達400億包,佔全世界方便麵銷量的一半。但從四年前開始,中國的方便麵銷量連續下滑,去年更是跌了12.5%。
方便麵逐漸失寵的原因,是消費升級,食品和就餐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大家也更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去購買健康食品。
中國的中產階級這個說法已經說了很多年,但沒有什麼比方便麵銷量的下跌,更能形象地作為隱隱浮現的全新一代中國中產階級的象徵。
相比紐約人和美國人,中國的中產階級還剛剛起步,但對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已經開始了。
不管是對生活品質感的重視,還是人文精神和價值理念的張揚,真正的中產階級所追求的,其實無非是過一種有安全感的、能夠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
心安這兩個字,是對新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