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市陷入瘋狂狀態,官媒稱加槓桿去庫存是飲鴆止渴(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6年08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樓市再次陷入瘋狂狀況,尤其上海最甚,5天內房產成交超6000套。如何去庫存成為一個難解之題,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稱個人住房加槓桿邏輯是對的,而官媒29日發表評論文章稱,樓市加槓桿去庫存無異於飲鴆止渴。現在中國的企業正在囤積資金,流動性氾濫導致資產泡沫更大。大陸券商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地王」產生的原因是土地財政作祟。
房地產泡沫史無前例 上海樓市最瘋狂
中國大陸房地產泡沫之大史無前例,樓市已經陷入瘋狂狀態。近日,上海將對樓市調控消息爆出,傳聞稱除了認房認貸雙管齊下,還將提高首套及二套房的首付比例。
上海樓市隨之連續瘋狂數日,數據顯示一手房簽約數量直線上升,8月24日一手房成交778套、8月25日成交918套、8月26日成交990套、8月27日至8月29日三天連續過千,分別是1056套、1267套和1066套。5天之內,總成交數量為6075套。
還有傳聞「離婚不足一年的購房者,限購及貸款政策按照離婚前的家庭情況處理」,而目前的消息稱新政可能要求離婚兩年後方可購房,上海當即掀起了「離婚潮」,各民政局門口排起離婚長隊,甚至限號離婚。
去庫存加槓桿?官媒文章稱是飲鴆止渴
此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對媒體稱,個人住房加槓桿邏輯是對的。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的比重還是偏低的,有的國家佔到40%-50%,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幾,所以有很大的發展機會。今後可能會考慮給銀行更多自主權,讓他們來制定首付比和利率。
而中共政府官媒《新華社》8月29日發表的評論文章,則與周小川是完全相反的論調,文章稱房地產加槓桿去庫存無異於飲鴆止渴。文章表示,房地產「去庫存」的含義就是緩解大部分城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居高不下的存量住房。
官媒稱,「必須強調的是,去庫存與去槓桿是高度統一的,以加槓桿來去庫存,無異於飲鴆止渴」;「防止房地產交易非理性因素的放大,使住房供給與居住需求配對,而非與投機需求錯配。」
流動性氾濫導致資產泡沫更大
據《路透社》8月29日消息,中國央行還可以通過降息來提振經濟,但消息人士稱,有證據表明企業正囤積現金而不是投資,這讓決策層認為進一步放鬆政策沒有好處。
消息人士稱,中共政府的看法也受到日本和歐盟的經驗教訓影響。儘管日本與歐洲央行實施了大規模貨幣刺激舉措,包括負利率和向經濟注入資金,但仍難以緩解通縮壓力。除非中國經濟面臨增速跌破6.5%的重大風險,否則決策者不會認為有必要降息或降准。
大陸金融業普遍認為,中國現在流動性氾濫,央行向市場投放的貨幣過多,但實體經濟仍然不振。而過多的流動性導致資產泡沫更大,很多貨幣都流向了房地產領域。
「地王」是土地財政作祟 官媒猛批上海
8月17日,大陸房地產開發商融信中國以110.1億拍下上海靜安區的一地塊,可售樓板價達到14.3萬/平方米,創下中國最貴單價地王記錄。
2016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已出現219宗「地王」,成為有史以來地王出現最密集的年份。地王由一線蔓延至二線城市,「高總價、高單價、高溢價率」的三高地塊普遍出現在一、二線城市。219宗「地王」中溢價率超100%的地塊有109宗,超50%的達167宗。
土地成本是房價的關鍵組成部分。2014年,土地成本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佔商品房銷售額已達八成,其中土地成本單項佔商品房銷售額的比例也達54%,成為推高房價的重要原因。
大陸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認為,地王頻出和高房價背後的制度因素是土地財政,這是地方政府財政的核心。因此,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是房價上漲的受益者,也是地王的製造者,地方政府是地王的最大獲益者。
8月22日,中共政府多家官媒刊文《瘋狂「地王」欲掏空實體經濟》,並且矛頭直指上海市政府,官媒的文章寫道,上海創出史上最貴「地王」不是小事,背後折射的現象與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地王」頻出,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管理的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