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早的時期,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圖片來源:Pexels)
今天,當我們坐在各種各樣舒適的椅子上,躺在現代設計的各種式樣的床上時,可曾想過古人卻是席地而坐、席地而眠的?
早在史前時期,先民們就創造了供人席地而坐的最古老的傢俱--席,以及以此為中心的各種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幾等,成為低矮型傢俱的源頭。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床(低矮型),為後世各類床具首開先河。秦漢時,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俱系列,此時期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傢俱的代表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古代傢俱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上承兩漢,下啟隋唐。這時從少數民族傳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經過演變,漸高傢俱圓凳、方凳等等開始漸露頭角。臥具床、榻等也漸漸變高,可垂足坐於床沿。但從總體上來說,低矮傢俱仍佔主導地位。隋唐時期是中國古老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坐轉變的過渡時期,典型的高型傢俱椅子、凳、桌子等已經出現,並且在上層社會中流行。這時期是高型與矮型傢俱共處的階段。到了宋代,高足床、高幾、巾架,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已普及到民間,從而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而坐的習俗。宋代也是中國傢俱史中空前發展、空前普及的時期,為明清傢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中國古代傢俱的演變可以看出,古人起居方式從席地而坐完全轉變為垂足坐,只是宋代以後近一千年來的事。難道古人從來沒有想過能坐得高點,腳垂著會舒展一些?
宋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記載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和創造,是現代人都難以想像的。古人真的必須由胡床的出現才意識到自己可以坐在凳子上嗎?其實,從黃帝向廣成子求道開始,就決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修煉的文化。那時的讀書人要打坐,提筆前講運氣呼吸,各行各業講究靜心、調息,全社會都處於這樣一種修煉的環境。如果我們追尋中華民族的修煉史就不難看出,道家的興衰恰與凳子的出現相契合。當胡床在魏晉時代傳入中國時,道教中提倡儒家孝道的行為也就在這時開始出現,這個時代的修道人已開始遠離塵世,進入深山老林中修煉。當椅子、凳子在宋代完全普及時,這時的人世已容不下真正的修煉人。三教合流已成為大勢所趨,程朱理學已佔領中國人思想的主導地位。民間修煉的風氣從此蕩然無存。
從席地而坐演變到垂足坐似乎是一種文明的進步,殊不知這其實正是人類思想、道德偏離正道,遠離修煉文化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