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快播是否有罪,尊重法律、尊重程序,這才是法治。
【看中國2016年01月14日訊】這兩天,火遍大陸網路、刷爆微博微信的快播案,隨著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的介入以及國家網信辦的明確表態,而變得越發撲朔迷離,各種觀點的碰撞精彩紛呈。
快播公司及主管人員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在北京開庭審理,併進行了網路直播。控辯雙方交鋒激烈,精彩不斷。王欣等4名快播前高管均堅稱無罪,辯方強力嘴炮,金句百出,致使辯護詞在網上廣泛熱傳。
面對這種局面,官方趕緊出面表態,意在給熾熱的討論降溫。先是人民日報客戶端和新華社先後刊發文章。人民日報的題目是:《快播的辯詞再精彩,也不配贏得掌聲》;新華社發表電訊稿的題目是:《無論快播是否有罪,都要對狡辯的權利報以掌聲》。這兩篇文章貌似觀點針鋒相對,其實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一個是直接建議定罪,有未審先判嫌疑;一個是假設辯詞是狡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當然還是新華社老道些,明裡公正,暗裡放槍。人家一個詞兒就定性了:狡辯。
緊接著,代表網際網路管理最權威部門的國家網信辦新聞發言人姜軍發表談話,表示堅決支持對快播涉黃案進行依法查處。所有利用網路技術開展服務的網站,都應對其傳播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希望廣大網民在發表言論時堅守底線,支持司法機關依法辦案。
至此,快播案基本瓜熟蒂落,只等著法院最後宣判。人們毫不懷疑快播罪名成立,王欣等高管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以上或著無期。
但是,當局和全社會應該為此反思一個問題:大陸網民為什麼會這麼同情快播?
我想恐怕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法院破天荒地進行網路和視頻直播,讓廣大公眾第一時間瞭解到了庭審辯論的實況,使這個案件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通過先進的網路直播手段,讓公眾能夠積極關注並見證案件審理的全過程,這本身就是個進步;
第二,快播案的背後,是新技術與傳統管理制度的激烈碰撞。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涉黃產業如何有序管理?治理網路涉黃問題,一直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下,它實際上不是被壓制而是被放大了,有些傳統的法律法規恐怕應該重新檢討;
第三,很多公眾是藉這個案件,發泄對執政當局的不滿,包括對那些思想上、行動上都很不乾淨的人,卻用司法手段強制淨化社會的不滿;對那些對市場和新技術一竅不通的人,粗暴打壓技術進步的不滿;對集權有術,治國無能的人,由著性子瞎折騰玩殘這個時代的不滿。
不管配不配贏得掌聲,也不管狡不狡辯,反正現在的事實是:掌聲已經響起來了。不過,這個掌聲不是給快播,也不是給哪個人,更不是給網路涉黃。這個掌聲,應該是給已經開啟的民智,是給這次司法的公開和透明。
在平等的條件下,各種觀點的激烈碰撞、討論,體現了一個法治社會的基本氛圍。不論快播是否有罪,尊重法律、尊重程序,這才是法治。如果這場大眾關注的庭審,最後能夠變成一次普法公開課,能夠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從此走向法治和規範,能夠進一步開啟民智,難道我們不應該對此給予一點掌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