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為尼古拉·特斯拉(1895年,39歲),右圖為亞歷山大·普特尼(2005年,27歲)(網路圖片)
二、特斯拉的重生——亞歷山大·普特尼
柏拉圖說:「靈魂返回地球時,其身體會與上一次輪迴的身體相似,其天賦與習性也會相似」。
亞歷山大·普特尼,1978年2月11日出生於美屬維爾京群島聖克魯斯(St. Croix),後來到加拿大多倫多讀中學,1993年普特尼訪問了尼亞加拉瀑布的水利發電系統及特斯拉的銅像,那一年正好是特斯拉設計製造該發電系統100週年。
2000年普特尼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獲得雕塑與宗教兩個學位,普特尼同特斯拉一樣喜歡梵式冥想,在同一年去Atacama沙漠旅行時逐漸回憶起前世。2003年25歲的藝術家普特尼突然闖入統一場理論的研究,並且在幾個月內奇蹟般的導出了全球四維磁共振圖(特斯拉生前已經發現地球次聲駐波理論,當時未發表),該圖案理論匹配所有古代的文明遺址與聖地。普特尼獲得了一生中最重大的一個發現,那就是所有的人類本土文明都利用了聚焦的次聲駐波地點作為聖地,從而保持文明的興旺與覺醒。
1899年特斯拉在科羅拉多噴泉實驗室記下了他發現的地球次聲駐波理論,這個重大理論直到他死後35年——1978年才被公開發表,而就在這一年普特尼出生了。2008年普特尼接受內華達裡諾心靈研究所的人體靈光能量場分析(Aura Reading)實驗,也證實其前世的經歷與特斯拉相似。
右圖為亞歷山大·普特尼發現的宇宙星球中普遍存在的次聲共振駐波圖,左圖為實際觀察到的具有共振駐波結構的太陽耀斑。(網路圖片)
尼古拉·特斯拉首先發現行星共振電聲學理論,舒曼於1972年確認了該理論,地球的舒曼共振頻率在0--50Hz範圍內波動,平均約為7.3Hz,人耳聽不見這種次聲波。
人腦休息時的腦電波為阿爾法波(8-13赫茲),在西方則稱為「α節律」,它還被稱為「安靜波」(人處於清醒狀態最靜時的腦波)和「長壽波」(對健康長壽有利),足見它對人的心身健康至關重要。火山爆發、龍捲風、地震等自然現象以及核爆炸、輪船航行、汽車急馳等人類活動都伴隨有次聲波,科學家根據Cymatics聲頻創造技術發現,所有的物質都是振動的聲波形成的,聲音創造形態。
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發出的次聲共振駐波(網路圖片)
位於地球大陸板塊中心的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發出的次聲共振駐波,大金字塔的邊心距離與底邊的一半之比剛好為黃金分割比PHI=1.618。以大金字塔為中心,所有古文明的巨石遺址到大金字塔的距離的比例剛好都是符合黃金分割比的斐波納契數列比。
大金字塔底邊長度756英尺,而聲音速度約為1100英尺/秒,由此產生的振動頻率為1.45Hz,大金字塔發出的次聲頻率1.45Hz居然與人類的心跳頻率一致,大金字塔的作用是將地球的基頻從7.3Hz降低到1.45Hz——該頻率有助於人類松果體、第三隻眼的覺醒。普特尼由此推斷,吉薩大金字塔是使全球同步意識的諧波發生器的主動力源。
在厄瓜多考古學家收集的巨人骨骼(網路圖片)
在厄瓜多考古學家收集的巨人骨骼,普特尼將7.5米高的巨人骨骼復原,在瑞士的神秘公園永久展出。世界上各種史前文明的發現證實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一個錯誤的假說。埃丵及大金字塔是史前時期的巨人建造的,就連月球也是史前人類建造的空心的人造衛星,一些小金字塔才是本期人類文明仿造大金字塔建造的。
三隻眼金字塔象徵吉薩大金字塔(網路圖片)
1984年在厄瓜多La Maná發現了300多件史前古文明器物,2006年普特尼參與了分析,其中的第三隻眼金字塔象徵吉薩大金字塔,左圖為紫外光照射下金字塔發出螢光(與一美元紙幣金字塔圖案驚人相似),右圖金字塔底部刻有古梵文,經解析為u maha-ta upama ,意思是 「oh greatness, the highest」(噢,偉哉,至高無上者)。
普特尼發現這些大洪水之前的文明傑作可以證明史前時期在各個大陸存在過大梵文明的興盛,大梵文明作為一種母文明,與古梵文一脈相承的有瑪雅、蘇美爾、古埃及的像形文字。(注:釋迦牟尼佛的天國世界就叫做大梵世界,在釋迦牟尼之前有原始六佛出現過,世界各地都流傳有標誌佛的萬字元,也就是說佛法曾經在史前時期的人類文明中廣泛流傳過)
在厄瓜多La Maná發現的世界地圖石(網路圖片)
在厄瓜多La Maná發現的世界地圖石,粉紅色線條勾勒出了地球大陸板塊形狀,其中還多出了對應亞特蘭蒂斯文明和姆文明的兩個大陸(後來都沉沒了),考古學家據此推斷世界地圖石是12000年前的史前文明遺留下來的;世界地圖石的白色線條居然與如今的地球飛機航線對應,更神奇的是石頭上的一隻眼睛圖案正好對應耶路撒冷的位置,而聖城耶路撒冷正是神之眼!驚現天人合一的全息結構。
斐波納契數列可以用二次方程Zn+1 = Zn2表示,其量子分形結構如左圖,這種結構在宇宙的構造中到處可見:右上圖是方解石晶體八角形折射結構,下圖是2008年瑞典科學家用阿秒量子頻閃觀測儀首次發現的電子結構,在木星大氣漩渦結構中也發現了這種結構。(網路圖片)
特斯拉、達·芬奇生前都有研究的球形駐波場,最終由普特尼完成的以埃丵及大金字塔為中心的四維地球次聲駐波共振圖。在瑪雅聖地、吳哥寺等地還有很多個次級共振中心。這種精密的球形駐波場共振圖形式遍佈宇宙中的電子、原子、行星、恆星、星系。(網路圖片)
左圖為普特尼大腦中出現的瑪雅聖地四維次聲共振圖,通過Zn+1 = Zn2得到的精密數字透視圖,右圖為瑪雅長老Hunbatz Men預言的以卡拉克穆爾(Calakmul)為中心的瑪雅聖地分布圖,其中瑪雅金字塔以及墨西哥的山峰都符合四維次聲共振分布。(網路圖片)
東半球的磁場中心是41柬埔寨吳哥寺,以41吳哥寺為圓心的同心圓上的聖地有33西藏拉薩(藏傳佛教聖地)、45印度菩提伽耶(釋迦牟尼成佛處)、46尼泊爾珠穆朗瑪峰、47中國西安古都金字塔、48日本與那國島水下金字塔、49印尼巴達山谷巨石碑、50印尼迪恩高原神仙之山、51--57印尼佛教寺廟等。(網路圖片)
上圖是2001年GOES-10衛星探測到的美國及太平洋夜間紅外譜顯示了地球次聲駐波能量場確實存在,下圖是使用四維迭代函數Zn+1 = Zn2得到的GOES-10衛星數據增強圖像,地球駐波振動頻率為1.45Hz,像人心跳的頻率。(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