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牛頓都相信神的存在。(網路圖片)
學生時代的愛因斯坦,靠著親友的幫助和授課所得,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他從清貧拮据的生活中,感受到「簡樸善良」的意義,即使功成名就之後也不改初衷,將「簡樸善良」自始至終貫穿在他生命。在他崇高的人生中,是時時與儉樸、善良相伴相隨的。而且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愛因斯坦,實際上有著極為謙遜的心靈。他相信神安排了宇宙,不是神不存在,只是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存在,卻不能證明不存在,是今天的科學沒有把神的存在證明出來。
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
愛因斯坦從來不把安逸和幸福看作是生活的目的,他把它叫做「豬圈理想」。愛因斯坦認為「應當利用那些能夠在人類自己的身上培養出來的善、真和美的力量」,這就是人類的道德。在《我的世界觀》一書中,愛因斯坦說出他的人生理想:「每個人還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了他判斷的準則和努力的方向。……照亮我的道路,並且時刻給我新的勇氣與愉悅去正視生活的那些理想,是真、善、美。
要是沒有和志同道合者的親切的感情,要不是把精力都貫注於那藝術和科學所永遠不能達到的領域──客觀世界,生活對我來說就會是空虛的。人們通常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虛榮、養尊處優的生活,我總覺得是卑微而不足道的。」愛因斯坦認為「應當利用那些能夠在人類自己的身上培養出來的善、真和美的力量」,這就是人類的道德。
生活力行簡單樸素
愛因斯坦身體力行並孜孜不倦地規勸人過儉樸的日子,他相信簡單樸素的生活,不論從身體上還是從精神上看,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
看看愛因斯坦儉樸的生活的真實面貌。流傳廣泛的傳記故事中,揚名的愛因斯坦不修邊幅,常使人感到驚訝。且他對上流社會的規矩蠻不在乎,不戴硬領,不著短襪,就穿著破舊的短上衣和便褲。
1929年應比利時國王、王后(愛因斯坦常與伊麗莎白王后合奏室內四重奏,情誼很深厚)之邀,他乘坐三等車廂到達,下榻三等旅館。旅館老闆看著這位邋遢的中年房客,聽他說是國王、王后的客人時,以為他開天大玩笑。
另外在荷蘭萊頓大學城,為赴荷蘭女王威廉娜及皇室成員的邀請,愛因斯坦借了同事的朋友一套皺巴巴的禮服趕赴盛典。
愛因斯坦的樸實無華,也表現在他生活中的居住環境上。當愛因斯坦往返柏林、荷蘭萊頓大學執教時,他對萊頓大學住處的要求是:有牛奶、餅乾、水果;再加上一把小提琴,一張床,一張寫字臺和一把椅子,愛因斯坦異常滿意地快活的喊道:「有了這些東西,人還需要甚麼?」他在美國普林斯敦的住家「是愛因斯坦個性的一部分」,室內的佈置反映了主人的內在秩序。外觀上,他的住處與周圍的屋舍沒有甚麼兩樣,但內部沒有任何虛有其表的東西,沒有任何虛耗精力的裝飾物品,他在內心與外境之間沒有矛盾,沉浸於自我和諧之中。
寬容,實踐真道德
儉樸的生活,使得愛因斯坦在追求人間的真、善、美境界中求得和諧的統一。不過愛因斯坦的儉樸,絕非「嚴格要求放棄人所要求的某些生活享受」,他尊重他人,容忍個人之間與集體之間的差別,並且把差別看作生活豐富多彩的表現。這是真正的寬容美德的本質。在最廣泛意義上的寬容,才能實踐真道德,這豈不是佛家慈悲心的對映?也是一種「忍」德的自然流露與實踐。
相信「神」,科學只能證明存在,而不能證明不存在
偉大的科學家洞徹宇宙世界的看法發人深省,他曾感慨坦言現在科學的有限性。在一次訪談中,愛因斯坦說:「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因此如果我們現在還不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並不能斷定它就是不存在。」他舉發現「原子核」的例子說:「譬如若干年前,我們未能證明原子核的存在,假如當時我們貿然斷定原子核不存在,則在今天看來,不就犯了天大的錯誤嗎?」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精華,質量與能量可以互相轉換(E=mc2),經過物理學家們超過一個世紀的努力研究,在2008年才終得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顯然時代前端的偉人有著不受瞭解的孤獨。他曾純真又幽默地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追著我,雖然他們對我的理論一竅不通,而且不感興趣,難道我有點像魔術師和催眠家,所以才招他們來看我,就像看馬戲團的小丑一樣?
愛因斯坦對神存在的看法閃爍著智慧的光採。有一天,有位記者訪問愛因斯坦,請他發表對宗教及神存在問題的看法。正好,愛因斯坦剛送走一位客人。愛因斯坦就問:「記者先生,您是否知道是誰將咖啡杯等物放於此處的?」記者答道:「自然是閣下。」
愛因斯坦接著說:「小如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種力量來安排;那麼您想一想,宇宙擁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均按一定軌道運行無間,這種安排運行力量的即是神。」訪談最後,愛因斯坦說到他相信「神」的存在:「因此,今天科學沒有把神的存在證明出來,是由於科學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而不是神不存在。總而言之,人的五種感覺是有限制的,無法感覺出神的存在,科學也無法否認神的存在。因此,我們應該確信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