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講得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記錄了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看病動手術的經歷。
在美國讀過書的人,無論是留學生,還是美國本地人,都應該知道,當一個大學或者研究生院錄取了你以後,他們會給你一個大學費用計畫,而醫療保險的開銷是一定列在其中的。也就是說,在美國上學,買醫療保險是必須的,這個估計大家都非常明白。這裡要講的故事是在你買了保險以後,當你生病的時候,如何正確使用美國的醫療系統。
魏銘(假名)是2012年來美國留學讀本科的,他就讀的大學在美國排名不錯,學校位於美國的中部。
魏銘是一個樂天的小夥子,不到18歲來美國,他喜歡自己在這裡自由自在的日子,小夥子獨立性很強,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課程和時間。來了快一年,幾乎沒給家裡添任何麻煩,除了父母要按期付大學的費用和他的生活費,魏銘的門門功課都是優秀或者良好。這真是一個省心的孩子。
剛來美國時,魏銘的父母也像其它的中國留學生父母一樣,替魏銘在美國找了一個監護人,魏銘爸爸的堂姐,也就是魏銘的姑姑。魏銘也按照大學的要求,規規矩矩地把姑姑的聯繫方式填在大學要求的系統裡。
魏銘姑姑的家並不跟魏銘的大學在一個城市,如果開車,大概要4、5個小時的車程。魏銘這孩子非常獨立,除了剛來的時候問問姑姑如何買手機,如何開銀行賬戶以外,倒也沒多打擾他的姑姑。
這樣到了快讀完大一的春天,再過兩個星期就要期末考試了。這幾天,也不知道是準備期末考試壓力太大,還是吃的東西不對,魏銘感覺肚子一陣陣地痛。挺了兩天後,疼痛不見減緩,魏銘去了大學校園裡的門診所。校醫也沒看出他到底有什麼問題,只是告訴他回去休息,繼續觀察,並且說,如果疼痛不減輕,就馬上回來看。在宿舍休息的魏銘,給父母打了電話,跟他們說了自己在生病,為了讓父母放心,他也講了校醫不認為有什麼大問題,應該休息一下就好了。父母聽了,還是很緊張,囑咐魏銘好好休息,如果不行就立即再去醫院。
過了一天,魏銘感覺疼痛不但沒減輕,而且加劇了,好像整個人也在發燒。他只好跟自己唯一的室友Eric打了個招呼,說聲去看校醫了,就忍著劇痛,又去了校園的門診所。
到了門診所,校醫看到幾乎站不住的魏銘,非常吃驚,在做了簡單的檢查以後,校方立即用救護車把魏銘緊急送到了附近的大醫院。魏銘進了急診室,大醫院的醫生診斷魏銘是得了闌尾炎,但不幸地是已經穿孔了,現在整個腹腔都感染了,需要馬上手術。
我們這個故事的正戲要登場了。
一進大醫院,護士就把魏銘的所有情況都記錄了下來,包括個人健康史,過敏史,家庭病史,緊急情況的聯繫人和聯繫方式,所在大學及聯繫方式,當然還有目前的病症。
進手術室前,護士問魏銘,「誰簽手術單?因為你已經18歲了,你要簽署你的手術要不要通知你的家人、聯繫人、以及學校?」魏銘自己簽了自己的手術單,對其它問題一律簽了No。
正戲的第一幕是,魏銘的父母跟魏銘失聯了!
在知道魏銘生病以後,父母在第二天傍晚給魏銘打電話,想知道病情的進展,可咋打電話也沒人接。在試打了無數次以後,焦急萬分的父母只好給魏銘的姑姑打電話,姑姑試打電話的結果一樣,魏銘的電話無人接。好在魏銘的父親忽然想起,魏銘曾經給過他們室友Eric的手機號碼,在快到半夜時,魏銘的姑姑跟Eric用message聯繫上了,Eric的回覆很簡單,只知道魏銘去了醫院,哪個醫院不知道,得啥病也不知道,醫生咋處理不知道,有沒有危險更不知道!這也不能怪Eric,魏銘都不讓父母、聯繫人和校方知道他的情況,更何況一個roommate呢?
戲曲的第二幕是魏銘的姑姑開始滿世界找魏銘。
好在這姑姑頭腦還是挺有條理,先在網上收索了一下,魏銘所在大學附近,不管是給人看病還是給動物看病,一共有12家醫院。名單不長,挨家找吧!大半夜的,姑姑開始給這些醫院打電話。非常幸運,當她打到第三家醫院時,證實了魏銘就住這家醫院。
現在到了第三幕,姑姑光找到魏銘住在這個醫院,並沒有解決她和魏銘父母關心的問題啊!
他們要知道魏銘到底咋樣了。姑姑告訴醫院,她是魏銘的監護人,並向醫院提出了問題,魏銘得了啥病?醫院咋處理的?現在的狀況是什麼?醫院方非常禮貌地回答,因為魏銘已經年滿18歲,根據魏銘本人的意願,他們對這些問題也愛莫能助,因為無權奉告啊!其實,醫院沒有錯,這是許多中國人不理解的美國的個人隱私保護,是美國醫療界的醫療法。
醫院方面跟魏銘的姑姑解釋,由於已經是下半夜,魏銘在休息,最好不要打擾。家屬可以明天直接聯繫魏銘,由魏銘直接告知他的病況,也可以要求魏銘改簽他跟醫院簽署的合同,讓醫生直接跟家屬通話。
在經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後,第二天,魏銘的父母和姑姑終於跟魏銘聯繫上了。當他們瞭解到魏銘的闌尾炎已經穿孔,是動的大手術清除腹腔的膿腫,家人是非常擔心。姑姑立馬要求魏銘改簽他跟醫院的合約,讓他同意家人跟醫生通話。
主治醫師跟魏銘的姑姑說,由於拖了太久才醫治,魏銘的病情比較嚴重,穿孔後的膿佈滿整個腹腔,他們做了比較久的手術,也認為清除了該清除的東西,病人不應該有生命危險,但由於發炎太久,加上大手術,他們把魏銘安排在重症室,要魏銘再在醫院觀察幾天,以防其它的併發症。醫院也是很替魏銘著想,雖然他已經過了18,最後還是給他送到兒科,又怕他跟其它的重症病人一起嚇著他,讓他自己住了一個單間。
瞭解美國醫療系統人應該知道,在美國一般的小手術都不留住院,像剖腹產之類的手術也就留個2-3天,只有大手術,才會留病人住院一週。
後來,不出醫生所料,手術幾天後,魏銘又患了腸梗阻。醫生診斷以後,這回立馬跟魏銘的姑姑聯繫,告訴她他們要給魏銘做第二次手術,可能還是一個大手術,因為梗阻的不是一個地方。
就這樣,魏銘的家人在忙忙碌碌地忙活了好多天以後,忽然意識到,為什麼魏銘所在的大學根本沒跟家長聯繫?難道大學裡的一個學生好多天不上課他們都不知道嗎?
魏銘的父母跟校方管留學生的主管聯繫了,也提出了他們的質問。校方回答是,由於魏銘是學校送去大醫院的,校方知道魏銘的下落,但由於魏銘簽署了不跟校方聯繫的條約,校方對後來的病情處理不清楚,也無權干涉。魏銘的父母問校方,為什麼知道魏銘生病去醫院而沒有與監護人聯繫?校方回答是,大學只有在學生完全失去意識時才會不徵得本人同意跟家裡和監護人聯繫,魏銘的情況不屬於這個範疇。
後來,魏銘重新更改了合同,同意醫院跟校方聯繫,校方也開始積極地介入到整個事件中。校方主動幫助他聯繫了所有他的課程老師,允許他不參加這次的期末考試;還在他出院的時候派出校車接回,並且在他行動不便的時候,允許他使用宿舍只有工作人員可以使用的電梯;又告訴他的父母,如果父母要來美國看望生病的孩子,簽證這一關,校方會跟領事館交涉。
對魏銘的家人來講,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虛驚。兩次手術,他住了14天醫院,醫療費12萬多美元,不過他自己僅需付1千多美元,其它的全由保險公司支付。
其實這個故事不光是留學生要面對的,美國的孩子也是同樣。按美國的醫療法,孩子們在年滿18歲以後,如果他們自己不簽署同意書,就是他們的父母,也無權瞭解孩子的病歷以及醫檢結果。一般地來講,在美國,當孩子過了18歲以後,不管是去體檢還是看頭痛腦熱的小病,醫院都會問孩子要不要簽署同意父母介入的合同,這個時候,美國的絕大多數父母會要求孩子簽署同意。要說明地是,這個同意的合同有效期是無限,除非孩子又簽署了不同意的合同。當然,當有大病要動手術時,醫院還會再次核實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