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4月22日訊】(接前文)
投資新店成本巨大:2015年3月15日「兩會」剛結束,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被中紀委雙規,而在他之前,一汽集團和一汽大眾等負責銷售的眾多高管已有多人被查。媒體以此為契機,揭露出了諸多汽車流通行業的內幕。僅以奧迪為例,申請開一家4S店就需要各種打點費用600-1200萬元。如果加上交付廠家的保證金、土地租金和設備、建設裝修成本(僅一個2000平米的中檔車4S店需要投入建設費用約300萬,設備及物料費用200萬,前期進貨及流資500萬,土地租金每年200萬,每月人員工資、廣告費用及各種灰色支出至少50萬;而中高檔品牌則為此費用的1.5-2倍),據此可知多數品牌4S店開店成本在2000萬以上,高端品牌甚至要達到5000萬以上。
多數4S店深陷民間借貸:由於4S店的建店成本高企,很多經銷商都靠借貸度日,包括土地是租賃的,建店投資是銀行貸款來的,汽車進貨後抵押合格證貸款繼續週轉。據不完全統計,像寶馬、奔馳這類品牌的新建4S店一年的財務成本就要超過1000萬元,而新建店抗風險能力低,由於沒有積累,利潤來源單一,如果新車稍微有所壓庫,就會造成巨額虧損。
上文提及的豐田汽車4S店的投資人對身邊的人說,巨額開店投資、虧本銷售、廠家硬性壓庫存已經夠難受了,可目前他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找錢:因為本在12月10日就應發放的2014年11月份員工工資截至年底仍未發放;而年初還要籌備該經銷店本年度200萬左右的房屋租金。在銷售回款緩慢,且大多數虧本銷售的情況下,為了緩解現金流的緊張,他只有走上民間借貸的路子。而據筆者瞭解,包括一些進口豪華車和奧迪4S店等高端品牌汽車經銷商,一樣大量使用民間借貸資金。
4月初,鄭州一家以銷售進口克萊斯勒和吉普越野車為主的老牌汽車經銷商集團旗下多家門店關門,數百名已交款買車的客戶因合格證被4S店抵押到銀行無法辦理車輛上牌手續。而經多方瞭解,該公司雖然已經營十年以上,但近年來不斷擴張,資金需求大,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逐步增加,最後導致無力支付高額利息,不得不關門。
部分金融機構已經在2014年底內部通知,2015年對汽車4S店行業一刀切壓縮,到期授信收回不再續貸,新增授信原則上不再審批。這一信貸緊縮政策對很多季度以來靠銀行貸款的汽車4S店來說,無疑又是雪上加霜。
三 汽車4S店離倒閉潮還有多遠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3月份,汽車市場庫存預警指數為67.5%,比2月份上升了16.6%,處於警戒線水平以上。另外有調查指出,3月份市場總需求指數為30.1%,環比下降7.7個百分點,有63.2%的經銷商認為3月份總需求量相比上個月有所下降。具體來看,1月份中國乘用車銷量為203.8萬輛,銷量比上月下降1.1%。2月份,汽車銷量為159.33萬輛,環比下降31.31%,同比下降0.22%;3月份乘用車共銷售187.04萬輛,環比增長33.91%,同比增長9.38%。2015年1-3月,乘用車銷量增幅比前2月略有回升,共銷售530.51萬輛,同比增長8.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4個百分點。
由此看出,隨著庫存逐步增加,銷量增幅持續下滑,銀行貸款不斷緊縮,民間融資成本居高不下,銷售回款持續減少,眾多汽車4S店將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而近來各大汽車廠家又陸續推出降價促銷活動,單車銷售利潤將繼續萎縮,將導致眾多本已虧損嚴重的汽車4S店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現金流將越來越緊張。隨之引發更多汽車4S店無力大規模從上游廠家進貨,廠家銷量繼續下跌,則只有繼續降價促銷,進一步給經銷商強壓庫存,導致更多經銷商為了保住市場和經營資格,以更高的融資成本在民間拆借資金去頂住。為了加快資金週轉,部分汽車4S店甚至會自行大幅降價促銷,這都將迅速造成汽車銷售價格下滑,銷量不增反跌,成本不斷提高的惡性循環模式。
而隨著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民間借貸的陸續崩盤,股市卻異常火爆,更是像黑洞一樣把最後一部分社會資金吸引進去,這也會進一步減少汽車經銷商的資金來源,加劇4S店行業的資金困境,即使能找到的錢也要承受更高的成本。
由此我們不難預知,雖然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炎熱的夏天就要來了,但汽車4S店的寒冬卻越來越近了。就像鐘錶的發條一樣,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眾多汽車4S店緊繃的資金鏈將會越來越緊,尤其是在很快來到的五一小長假之後數個月的汽車銷售淡季裡,會有越來越多的汽車4S店撐不住不斷高企的庫存而轟然倒下,也會有越來越多無法承受巨額高息融資成本的老闆選擇關門跑路。他們的結局會怎麼樣?也許,我們可以從近幾年各地陸續跑路的民間高利貸老闆的身上看到他們的影子,目前大多數人依然有家難回,甚至一些人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正如《聖經•舊約•傳道書》中所說的:「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全文完)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