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一提到葡萄酒,必然會聯想到法國,再進一步像波爾多、勃艮第等詞彙會緊接著跟著出現。然而,如果你翻開葡萄酒的歷史,就會知道,除卻法國,其他諸如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上空在很早就已經漂浮著葡萄酒的香氣。葡萄酒的發源地(現有史料所記載的)甚至是古埃及,而不是法國。在中國,葡萄酒與奢侈品是常常連在一起的。大多數的普通民眾也只有在一些特別的場合或者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中才會想到購買葡萄酒。葡萄酒儼然成為了 「舶來品」。其實,葡萄酒在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許多文人墨客都是它的忠實粉絲。而藉著這杯中的酒香,一篇篇關於葡萄酒的佳作也相繼誕生。人們口口相傳,一直被吟誦至今。
李白: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代,李白的名諱可謂是家喻戶曉。這位青蓮居士一生充分的踐行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信條,或許是因為他的很多佳作都是喝酒之後的即興之作,讀來雄奇飄逸,因此後人給了他一個「詩仙」的尊號。在眾多的文人作品中,李白是對葡萄酒描述最多的詩人。比如他的《對酒》中,就有著對葡萄酒的直白描述,「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宴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從這首詩中,除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貴族的享樂圖之外,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唐代,葡萄酒已經是人們日常宴席中的常見酒品。
再如他的另一首詩.《襄陽歌》中,有「鸕鹚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麴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車旁側挂一壺酒,風笙龍管行相催。」單單一句「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詩人對於葡萄酒的喜愛之前可說是益於言表。
劉禹錫: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
劉禹錫,字夢得,作為唐朝中晚期的知名詩人,素有「詩豪」之稱。中國的很多文人,當他們遭遇了政治生涯的「滑鐵盧」之後,有些人會選擇隱居,通過寄情山水、飲酒煮茶來排遣心中的鬱結。而通過這首《蒲桃歌》:「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分岐浩繁縟,修蔓蟠詰曲。揚翹向庭柯,意思如有屬。為之立長檠,布 當軒綠。米液涵其根,理疏看滲德。繁範組緩結,懸實珠礬舀。馬乳帶青霜,龍鱗曙初旭。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可以看出詩人劉禹錫不僅嗜好飲酒,同時還善於釀酒。猶其一句「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既從面彰顯了他釀酒的高超,同時也暗諷了唐後期朝廷買官鬻爵的社會弊端。
韓愈: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
同樣在唐代出生的韓昌黎,知識淵博,思想複雜矛盾,對葡萄酒卻也有著一份獨有的情懷。他的詩作《蒲萄》:「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薛添竹引龍鬚。」反映了他不辭辛苦細心栽培葡萄的情景,放在現代或許會是一名合格的葡萄培育專家。而《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中有「柿紅蒲萄紫,看果相扶檠。芳茶出蜀門,好酒濃且清」的詩句,字句之間透出對葡萄酒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