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GDP真能超越美國?(圖)

作者:吳迪 發表:2014-05-25 12: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經濟2014年真會超越美國嗎?(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05月25日訊】最近有件大事上了許多西方主流財經媒體的頭版,今年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No.1。中國的人口規模是美國的4.3倍,隨著中國人的日漸富裕,中國的GDP總量超越美國的是早晚的事,可今年就超過,這有點太快了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13年美國的GDP是16.1979萬億美元,中國的是9.386萬億美元,前者幾乎是後者的1.73倍,以目前中國經濟7.5%的年增長速度,中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2014年超越美國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世界銀行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為標準,論定人民幣的購買力是官方匯率的近兩倍,因此2014年以實際購買力來算中國的GDP是要超越美國的。世行的結論引爆了西方主流財經媒體的熱情,要知道在歐美言之鑿鑿的中國威脅論是很賣報紙的。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甚至祭出了如此煽情的標題「東方巨龍的加冕時刻」。國內的人都知道,眼下中國經濟很不景氣,根據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的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這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大的同比降幅。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財經媒體卻吹捧中國要超越美國的事,這到底算不算「捧殺」?

在經濟學上,以PPP來衡量匯率極富爭議,也沒有定論,因此以PPP為根據說中國在2014年要超越美國,除了煽情之外別無深意。莫非要因為汽油在美國比在中國便宜,我們便炮製出一個「加油站指數」,以此說明美元被嚴重低估,從而為人民幣貶值找到依據?實際上,西方大可不必為世行聳人聽聞的結論而驚慌失措,因為中國不但沒有超越美國,而且差距也不是一點半點。

首先,美國的人均收入要遠遠高於中國。2012年,美國的人均收入是52000美元左右,中國的是9000美元上下。中國人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達到美國人的富裕程度。而且眼下中國正在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擺脫這個陷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其他的包括阿根廷,巴西,泰國等國家至今依然在和中等收入陷阱鬥爭。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後,高增長的經濟會下滑乃至停滯,靠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將失靈。如果是這樣,中國經濟超越美國的那一天可能就要遙遙無期了。80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也信心滿滿的要超越美國,結果,時至今日又如何?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時候日本的情況比眼下中國的要好很多,因為那個時候日本人已經成為全球最富裕的一個民族,教育,醫療乃至福利的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而眼下中國人還遠遠稱不上富裕,社會保障體系也極為薄弱,一旦經濟停滯,社會穩定便會受到極大衝擊。

再有,中國1/3的城市長期受到霧霾的困擾,諸如奶粉危機,毒大米之類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這表明中國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落後於西方,而且這種差距沒有幾十年的時間是難以彌補的。高速增長的代價是沈重的,也是不可持續的,西方完全沒有必要眼紅,更不必祭出中國威脅論的大旗。中國沒有足夠的自然資源來支撐這個投資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沒有足夠的土地和水源來生產國內消費者需要的食物,開始萎縮的勞動力人口也無法支撐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十年之後中國是超越美國,還是重蹈日本在80年代末的覆轍,沒有誰能說得準。說中國要超越美國,要麼是盲目樂觀,要麼就是腦子灌水。

除此之外,中美之間還有一個根本的差距,那就是美國GDP的2/3由家庭消費組成,而在中國這個比率只有區區1/3。也就是說,對於一定的人均GDP值而言,美國家庭要比中國家庭平均消費兩倍的產品和服務。中國的增長紅利並沒有合理的分配給廣大消費者,這個差距由於既得利益的阻撓,往往最難克服。

世行吹捧中國的實際好處乏善可陳,中國舊有的增長模式已是強弩之末,經濟轉型迫在眉睫,吉凶未卜,禍福難料,遑論超越美國。

(原文有刪節)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