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名叫施夷光,春秋末年越國苧蘿人(浙江諸暨)。因苧蘿山下有施姓二村,夷光居西,故稱西施。其父賣柴為業,其母浣紗度日。
西元前492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忍辱求和,暗地臥薪嘗膽,決心復仇。大夫文種向勾踐進獻滅吳‘九計’,其四為美人計。范蠡奉命四處尋訪美女,在苧蘿山下遇見秀色出眾、深明大義的西施。西施被送到吳國後,配合故國,使勾踐完成了滅吳復越大業。西施為國獻身的精神,2000多年來一直被人們傳頌。
苧蘿山距諸暨縣城兩華里,坐落浣江邊,又名浣沙溪邊。臨江瀕水處有一塊大約二丈的方石,這就是有名的‘浣紗石’。相傳西施在此浣紗,當年范蠡也在此巧遇西施。東晉憂國傷時的王羲之,一日暮游苧蘿,只見紅日西沉,晚霞散綺,江邊空餘浣紗石,夕陽不照浣紗人,不禁面對古蹟,觸景生情。深深有感於西施臨危受命,以身許國,功成身退後卻不知所終。面對浣紗石上方崖壁凝神運筆,題寫了千古流傳的‘浣紗’兩個大字。
這方與西施有不解之緣的浣紗石,據說只要西施去浣紗,方石就會自動沉浮,水淺則沉,水深則浮,西施浣起紗來既省力又恰到好處,浣過的紗潔白、柔軟、光亮、舒展、還有異香。那麼西施浣的究竟是什麼‘紗’?
一說浣的是棉紗,一說浣的是蠶紗,一說‘紗’應為‘沙’,最後一說,浣洗的是苧麻。
棉花是舶來品,最早也是在西漢張騫通西域以後、經中亞才傳入我國,春秋時期不可能浣棉紗;‘浣’是洗滌的意思,蠶絲本來就光亮、潔白,不用再浣;‘紗’與‘沙’意思相同,‘浣紗’即‘浣沙’,古代典籍上有解釋;顯然只有浣洗苧麻的這一說才最合情理。
諸暨的苧蘿山屬金華山系,當地產一種叫苧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浣紗的原材料。苧麻莖部柔軟而有光澤,取其莖皮(纖維)可用來織布或結網。諸暨人種植苧麻,浣紗織布,代代相傳,形成獨特的工序:剝莖、漚爛、漂腐、晒燥、再漂再洗,直到讓麻變成紗,並且潔白如絲。‘苧布唯諸暨最精,相傳以為西施遺習’。當初吳國打敗越國後,年年向越國索要貢品,苧布羅紗就是其中的主要貢品。
往事越千年,西施今安在?從苧蘿紗不由聯想到李白的詩句:‘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