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15年 凱瑞重返北京城
【看中國2014年04月28日訊】凱瑞(Carrie Gracie)最近履新北京,出任BBC中國總編輯。1990年代,她曾常駐北京,15年後重返故地,期間中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官上任,總要盡快認清「形勢」。但是凱瑞發現,自己問題很多、答案卻很少……。
到宏偉壯觀的外交部新樓去領記者證,工作人員親切到不能再親切。
沿著緩慢的環城路開車半小時,給我辦居留證的那位警察說,希望可以成朋友。
但是,我們都很清楚,中國並不是以新聞自由著稱於世的一個國家,但同時,中國又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有6億網民----這就是第一個「謎」。
在中國,每個人都需要在一黨執政國家的各種禁忌、顧慮當中週旋,這是「紅線」政治,大多數「紅線」很難詮釋,僅有一部分符合法律條文。這種局面還能持續多久?
可以說,你的猜測和習近平主席的猜測一樣準確。因為,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經歷。
不過,還是改天再來考慮這個問題吧。今天,梨花綻放,柳葉新生,陽光明媚。也許應該說是幾乎明媚?因為天上懸掛著一層銀灰色的薄霧。這對肺是否有害?
手機上下載了查空氣質量的程序
為了搞明白,我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應用程序,幫助讀懂數字。北京市政府的空氣質量讀數是芥末色,說明「輕度污染」;美國大使館的讀數是紅色,說明「不健康」。
不管你信誰,大概最好還是戴上口罩。但是老實說,我仍然發現這一點很難接受。
原來,我們從來不用擔心空氣質量。過去北京是藍天之城。變化真是太大了。
記得19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來北京,小巷、驢車、菜攤還是隨處可見。1990年代初期我來北京做常駐記者,沒有冰櫃的人還要冬儲大白菜。
那時候,BBC記者站只有四個人。現在,北京到處都是購物中心、環城公路,我們記者站的人數也增加了三倍,希望能夠更好地報導中國的巨變。
我是最新加盟的,因此,就算找不到答案,我也需要趕快鑒別疑難之處。下面是我的第二個謎:為什麼飯局上的談話總會從激昂、樂觀突然轉成抑鬱、不祥?
一開始,勢均力敵的兩方總是你一言我一語地打嘴仗。一方為中國的成就大唱讚歌,另一方則嘟囔中國的現在江河日下。但是,等到盤子和飯碗都空了,所有的北京人----不管是老北京還是外地來的,都會開始講不公、腐敗、搶著拿外國護照的故事。
難道,這僅僅是伴隨著迅猛轉變而出現的踉蹌?就好像高速電梯啟動升空、心突然往下一沉?也許,我的朋友年齡太大了、不喜歡直面歲月不定性的風險?
我不知道答案。
比喻、形象也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比如說,一個音樂界的朋友告訴我,中國就好像一艘郵輪,有嶄新的德國引擎,但是其它零部件卻都是用膠帶粘在一起。
一位建築師朋友向我提議,不妨看看這裡所有東西的兩個層面。表面看來從容不迫,下面卻是沸騰的大鍋。
無論怎麼說,你可能有點兒印象了吧,我問題太多、答案太少。
第一天這樣度過
收筆之前,再說說我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謎。
我們經常以為,中國是一個控制嚴密的地方。但也許,中國其實控制得還不夠?
這一點,是中國頂級網際網路主管之一告訴我的。我在這裡就不公開點他的名了,因為我們的談話是非正式的。他說,中國官員非常懶惰,除非列入他們的職責範疇,否則一概置之不理,即便是「屋子裡的大象」也不例外。
這位官員堅持說,集中控制信息的日子不長了。網際網路摧毀傳統商業模式的速度遠遠超過西方,購物搬到網上,娛樂也一樣。他說,所有領域的變化速度都趕不上媒體那麼快。所有的人都從手機上獲取信息,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點擊共產黨的消息。
那麼,共產黨如何執行其「紅線」呢?會不會停止給那些行使自由表述權的人關禁閉呢?
也許,等我回去領居留證的時候,我可以問問那位很友善的警察,看他能不能回答我所有這些疑問。
在這樣一個到處是「謎」的地方,我真不知道警察會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