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4-04-15 08:50:02作者:李清源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巍峨雄偉,氣勢磅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我國冀中平原頂端的燕南大地,有一條可與其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被專家學者稱之為「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宋朝古戰道
五代時期的公元936年,後晉「兒皇帝」石敬塘為了答謝其「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雲十六州統統割讓給遼國,之後,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線就從長城一線南移到了河北平原。燕雲十六州大約包括現在的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這一帶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脈,一旦割讓給遼國,北京以南數百裡平川,無險可守,遼國騎兵可以任意馳騁。
後來,後周世宗柴榮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間)、易州(今河北易縣)三州以及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鎮)三關,遂以瓦橋關置雄州,以益津關置霸州,後又以淤口關置信安軍。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大宋開國皇帝,南北征戰,統一了南方。
宋軍消滅北漢後,隨即向遼田發起進攻,力圖全部收回燕雲十六州,宋遼雙方展開激戰。結果,北宋傾國之力的兩次進攻失敗,遼國隨即發兵南侵,在徐河(今河北滿城、徐水境)之戰受挫後,數年未敢大舉南攻,而宋朝的精銳部隊也基本消耗殆盡,不得放棄武力收復幽薊的打算,將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北宋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由進攻轉為防禦戰略,宋在河北中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東至泯姑海口(今天津溏沽附近)的東西900里,南北六七十里的地區,利用原有河水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廣置稻田,把平原變成水澤並連成一線,時稱「水長城」。同時設寨28,立鋪125,用以阻止遼軍鐵騎,但是,在廣闊的平原上抵禦遼軍僅僅依靠水澤和一些據點是不夠的。
現代在永清縣發現的古戰道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於霸州的北部,理所當然的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戰場,現代在永清縣發現的古戰道處於古戰道的最北端,位於宋軍北部防線的最前沿,它由縣城城南分兩處走向。一是從永清縣城南關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縣城東南通向霸州信安鎮,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鎮都是宋軍屯兵的重鎮,前線遼敵一有動向,即可迅速將情報送達指揮部。古戰道的建築材料--青磚,與雄縣祁崗宋代的地道磚規格同一,其硬度、其土質也與宋代地道磚別無二致。據此即可肯定,永清古戰道就是北宋軍隊為防禦遼軍而規劃修建的。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八月,遼國在準備了一年之後,又一次向北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遼軍於河北突破唐河防線,經過贏州、天雄軍激戰後,繼續南進,此時,遼軍已打得筋疲力盡,損兵折將,成為強弩之末,它一方面繼續進攻,一方面主動向來朝提出議和停戰。當遼軍圍困澶州之時,宋真宗御駕親征到達澶州,但他也想停戰妥協,遼宋在澶州擺開決戰架勢的同時開始進行緊張秘密的和平談判。至十二月初,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協議規定宋朝每年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遼國主「願兄事南朝(指北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給斷斷續續長達26年的宋遼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此後,至遼國滅亡的百餘年間,宋遼雙方彌兵敦好,邊境未再以兵戎相見,「兩國享無事之福者且百年」。
古戰道為楊延昭所治
自古以來,楊家將大戰遼兵的故事就在永清縣廣為流傳。
隨著古地道的發掘和研究的深入,人們認為這些傳說絕非杜撰,北宋年間這裡的確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激戰,據調查,永清縣建於宋代的55個村莊中,村名與宋遼戰事有關的村就達36個,如幾個鄉中以營命名的村子有數十個,相傳正是宋軍72座連營。
紅朝虛構的《地道戰》「抗」日,被揭穿後已逐漸成為笑柄,但是楊延昭指揮的地道戰卻是貨真價實的。據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編纂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這一記載非常明確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道為楊延昭(楊六郎)所治,也與楊延昭在宋遼邊境的一段經歷相合。
楊延昭是楊家將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宋太祖趙匡胤二次發兵進攻幽州時,楊延昭隨父親楊業一起出征,作戰勇猛,楊業陣亡後他丁父憂3年,爾後到河北邊防前線任職,澶州之役,楊延昭反對議和,與宰相寇准不謀而合,但是朝廷並未做出反應,楊延昭就自己率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佔城(今山西廣靈西南),取得驚人戰果。以後澶淵定盟,楊延昭因為守邊功高屢次升遷,成為高陽關路的最高軍事首長,主持河北一線的邊防。
高陽關、益津關、瓦橋關是河北邊防的重要關口,都在楊延昭的管區之內,所以歷史上留有「楊六郎鎮守三關」的美談;在楊延昭等將領的率領下,霸州(含永清)等地的邊民共禦遼敵,婦女兒童都能騎馬射箭。後來楊延昭壯志未酬,於大中樣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七日,逝於邊防線上,卒年57歲。
古戰(地)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楊延昭功勛卓著,名垂千秋。永清古戰(地)道和英雄楊延昭的名字密不可分。
(責任編輯:夏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