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臺灣學運和六四記憶(圖)

作者:晴朗 發表:2014-04-08 04: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3月30日,臺灣學生領袖林飛帆(右二)帶領群眾呼口號後,呼籲大家準時結束活動
自由亞洲電臺粵語部記者鍾廣政拍攝

【看中國2014年04月08日訊】臺灣學生和平佔領立法院,以及部分激進派學生衝擊行政院的事件,在大陸民間有各種議論。反觀大陸官方媒體,卻是輿論一律,全部奉旨作出負面報導,甚至將這場學運「染綠」,強烈暗示是民進黨挑動的一股逆流。

中共的台辦,還向在臺灣讀書的大陸學生發出通知,要求他們和該事件保持距離,不要參與和接受各種媒體的採訪,不要發表評論。這個通知,還發給了在台大陸生的家長。

由於北京官方口徑對這場臺灣學運的定性,以及大陸家長對25年前六四血與火的記憶,他們接到台辦通知後都十分擔憂,紛紛打電話到海峽對岸,提醒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參與,別惹麻煩。

對於在臺灣朝野引發激烈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臺灣這場學生運動,卻是一個重要標誌,顯示出已經步入民主憲政的臺灣,公民意識和公民社會日益成熟。記得在臺灣開放黨禁之初,在立法院頻頻引爆肢體衝突的是民進黨立委,這是少數派放大政治符號和話語權的一種手法,早期的西方議會,政治也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

無可否認,在蔣介石、蔣經國兩蔣時期的白色恐怖,長期壓抑著政治異見力量和民間社會。然而,國民黨和共產黨畢竟有著很不同的地方。1949年國民黨南京政權崩潰前夕,中共曾託人挽留胡適,希望他不要去臺灣,胡適回答:「民主在蔣介石那裡是多和少的問題,在毛澤東那裡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民盟的儲安平是留在大陸了,但他很快得出和胡適同樣的結論,他說:「民主在國民黨是多和少的問題,在共產黨是有和無的問題。」果然,到了1957年反右,儲安平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完全被人間蒸發。

1986年,臺灣民進黨宣佈成立,雖然違反當時尚未解除的臺灣戒嚴令,但蔣經國政權並沒有下令取締反對黨,而到了1989年六四屠殺的前一年,國民黨正式開放黨禁,民進黨開始走上政治舞臺,而民間社會也開始鐵樹開花。由於臺灣實施過長達38年的戒嚴令,和西方先有公民社會,後有政黨政治的民主道路有所不同。臺灣幾乎是一片焦土的民間社會,其復甦和發育遲緩於反對黨的崛起。

然而經過26年之後,臺灣的公民社會終於站立起來,義無反顧地參與公共事務。這次反對服貿協定的學生運動,就是臺灣富於擔當精神的新生代,昂然走上歷史舞臺的序幕。只有強大的公民社會,才能對抗擁有公權力的政府。如果說,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之外的新聞自由是第四權,那麼公民社會就是第五權,用西方政治術語來說,叫做「直接民權」,就是民眾以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直接站出來制衡政府。當民進黨人馬到現場表示聲援和舞動的時候,學生橫眉冷對,甚至報以噓聲,充分顯示出,這場學運和政黨政治沒有瓜葛,而是臺灣公民,憑著自己的警覺和良知而敞開喉嚨發出的勇敢吶喊。

這個「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由於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佔多數席位,馬英九政府企圖打包一攬子通過,而不是逐條審議表決。臺灣新生代,從香港回歸17年的蛻變中,看清了臺灣面臨的危機。強勢的大陸方面以經濟之名,行政治之實,這種曲線「統一」的伎倆,幾乎完全是從香港複製過來的。香港的政客和唯利是圖商人,並不關心香港自由法治是怎樣一點點受到腐蝕侵凌,也不在乎來自大陸專制社會的劣質文化,是怎樣一點點壓倒香港原有的文明。於是臺灣學生挺身而出,就像當年那首抗戰歌曲:「同學們一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青春的血總是熱的,25年前,中國大陸那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面對的卻是和臺灣截然不同的專制政權,所以留下的是慘痛的記憶。理想主義的消沉和利己主義的大氾濫,就是始於那個黑色的日子。直到今天,不準提民主憲政、不準提普世價值、不準提公民社會,都是六四屠殺的延續。25年的大陸學生和今日的臺灣學生都在書寫歷史,結局卻完全不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