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6日訊】2012年的臺灣大選,一改陳水扁時代的口號民主,使臺灣成為世人心目中真正的民主政體,一夜間臺灣的國際知名度躍然於世,特別是在全球華人的心目中。
臺灣憲法曰:「中華民國」是包括大陸中國在內的疆域中國。大陸憲法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涵蓋臺灣省的廣闊中國。美國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政府也都認同一個中國的政策,那麼誰是這個「中國」的真正代表呢?
2011年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尼洛•範愛達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完成了一份極具重要的政策研究報告《國籍認同:替代售臺武器的民心力量》,該報告引起了美國和臺灣政策界人士的關注。長期以來美國對臺軍售始終是困擾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的棘手問題,這個政治包袱不放下海峽兩岸的風波永遠不會平靜的。有沒有一種更為合理有效的力量來幫助美國平衡、甚至替代這種對臺保護形式?報告認為,兩岸現政府都只是關注各自區域內的民眾,而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第三種國際力量-----海外5000萬華人華僑,而這股力量正是具有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力量的全球範圍的民心「中國」力量。
尼洛•範愛達教授的分析認為,自滿清、民國以來中國歷屆政府即使在列強欺壓、國土分離、戰亂紛爭,國家根本無法保護海外中國僑民的狀況下,仍未放棄過對其人民的國籍認同。這種認同使得中國在抗日戰爭國難危機時期得到了極大的利益回報。而在1955年的中共政府為了拓展建政初期的外交困境,以維護統治的國際認同作為狹隘的交易,將延續了幾百年的在國家民族艱難困苦中依然頑強保留下來的海外民心「中國」拋棄了。進而實施了幾十年的關閉鎖國政策。這一政策對於今天開放的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敏感的極易被利用和質疑的問題了。報告認為,如果臺灣以中華民國現有憲法為法律依據,開放接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剝奪了「中國」國籍的海外中國人為中華民國的海外公民;如果中華民國允許獲得了海外「中國」的公民持中華民國的旅行證件或台胞證回大陸探親訪友,甚至如果中華民國僅僅是頒發一張「中國」國籍證明書給需要心靈慰藉的海外中國人。那麼這張永恆的中國出生證就已經將誰是民心中的「中國」表達出來了。
目前有二股力量在推動給北京中國政府的政治壓力,一股是以從加拿大回國的、現擔任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的王輝耀博士為代表的海歸中堅力量在體制內,以政策建言的形式向中國政府提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際上是隱含了對中國政府要求被剝奪了國籍的「中國人」回國報效祖國的現實諷刺。另一股力量是以發表《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三大惡果》一文的作者矯海濤為代表的全球網路群體力量,引發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全球各國三十多家中文傳媒網站轉載反響熱烈。矯海濤進而執筆草擬了海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修正案),並提交公眾民主討論徵求意見,同時在全球網路徵集簽名支持,這在普世觀念中是可行的。美國憲法規定,任何出生於美國國土的人,不管父母親是美國人還是外國人,不管父母親是合法還是非法入境的,孩子都將擁有美國公民的權利。即使今後孩子在海外,他/她的出生證將保證他/她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申請成為美國公民。而北京中國政府以一言否定出生國籍的權力政策是難以想像的。
第三種力量就取決於臺灣中華民國當局的智慧、遠見、胸懷和抱負,如果因勢開啟海外中國公民的申請,將迅速獲得5000萬海外中國人和他們在海內外的親屬、家族和宗族的民心。廈門大學一位臺灣問題的資深學者認為,北京政府對此完全沒有預案,如果臺灣使用這一策略,那麼在法律、法理、文化、傳統、道德、民主上都是無懈可擊的。相反,目前北京採用的經濟惠臺政策將成為蒼白無力和自欺欺人的下策。而這股強大的全球華人民心將成為捍衛中華民國的現實力量,由此可以極大的減少巨額外資購買軍火護臺的需求。其樸素的原因就是只有中華民國的存在,他們才能繼續成為心中永遠無法放棄的「中國人」情結,這也是世界其他民族無法理解的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