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3-10-09 09:30:01作者: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10月09日訊】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前副院長董光器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變錄》一書中,印出一張1963年的北京城區布局方案圖,顯示天安門、端門、故宮皆被拆除改建為大型公共建築,景山下設「主席府」,故宮內建「黨中央大樓」。
大陸媒體日前報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有人提出故宮「地廣人稀,封建落後」,要對它進行改造,並出臺了多個「整改方案」。
1958年9月,《北京市總體規劃說明(草稿)》有這樣的表述:「故宮要著手改建。」《規劃說明》具體提出:「把天安門廣場、故宮、中山公園、文化宮、景山、北海、什剎海、積水潭、前三門護城河等地組織起來,拆除部分房屋,擴大綠地面積,使成為市中心的一個大花園,在節日作為百萬群眾盡情歡樂的地方。」但是「三年困難」迫使這一計畫擱淺。
1963年2月,故宮改建計畫被再度提起。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前副院長董光器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變錄》一書中,印出一張1963年的北京城區布局方案圖,顯示天安門、端門、故宮皆被拆除改建為大型公共建築,景山下設「主席府」,故宮內建「黨中央大樓」。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中共北京市委被打倒,故宮改建計畫被列為中共北京市委要給劉少奇蓋宮殿的「罪證」。
紫禁城並未獲得安寧。「文革」時期出臺的故宮「整改方案」是在太和殿前豎立兩座大標語牌,一東一西,高度超過38米高的太和殿,用它壓倒「王氣」;太和殿寶座要扳倒,加封條;在寶座台上塑持槍農民的像,槍口對準被推翻的皇帝……方案還提出要把一切代表封建意識的宮殿、門額全部拆掉。
隨著歷史的真相不斷翻出,對於僅存的文物古蹟,人們唯有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