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29日訊】偶翻一本講陳白沙的書,見其中寫道:「20歲那年,陳白沙參加鄉里的考試,取得了第九名」又說:「第二年,陳白沙來到了北京,他參加科舉考試,成了進士,獲得了進入國子監(明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讀書的機會。」(《開風氣嶺南先賢》,廣東教育出版社,第67頁。下稱《開風氣》)
陳白沙,名陳獻章(1422—l500年),廣東新會白沙裡(今江門)人,明代大儒。史載陳白沙於正統十二年(1447)參加鄉試,得中舉人。這年他25歲。翌年他上京參加會試。所謂「鄉里的考試」,當是指鄉試。把「鄉試」解作「鄉里的考試」,似是通俗了,但卻解錯了。不能把「鄉試」說成是「鄉里的考試」。鄉試不是在「鄉里」舉行,而是在城裡舉行。「鄉試」的鄉,不是指單個的鄉。古代一個鄉有多大?按《周禮》,五家為閶,四閶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一鄉合一萬二千五百家。若按一家五口計,一鄉大約有六萬二千五百人。「鄉試」的鄉,卻比這大得多。「鄉試」不是一個鄉的考試,而是全省各鄉合資格的士子集中到省城考試,實即是「省考」。
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
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主辦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和各政使司所在地(省城),每三年一次,在八月舉行,又稱秋闈、鄉闈,考中者成為舉人。
會試——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在鄉試的第二年於京師舉行,由鄉試中式的舉人參加。
殿試——由皇帝主考,又稱廷試,是最高級的考試。錄取名次分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順便說說,現今體育賽事稱前三名為「進入前三甲」,是亂套科舉「三甲」概念。)
監生是在讀學生
以為「鄉試」是「鄉里的考試」,錯在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諸如,以為「太子洗馬」就是替太子刷馬的,「上書房行走」就是在書房裡走來走去的,都是望文生義惹的笑話。
進士才能入讀國子監?上引《開風氣》那段話,還有一個更大的錯誤,是說陳白沙到北京考取進士後才獲進入國子監讀書的機會,這完全違背史實。
第一,陳白沙從來沒有成為進士,他中舉翌年上京參加會試,未被錄取,只中副榜(備榜),乃入讀國子監;下科再考,卻落第了,從此沒有再考。他是以舉人資格入讀國子監,而非以進士身份「入監」。
第二,以進士入讀國子監,在整個科舉時代,從未有過。試想,成為進士,要經過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合格;一旦中了進士,金榜題名,將被委以職,身價十倍;而入國子監讀書的舉人,身份不過是「監生」,況且不止是舉人,還有其他生員、官僚子弟及捐資者也可「入監」;監生是在讀學生,相當於現今國家一級大學的學生。
從舉人監生到進士,不知要付出幾多艱辛,才能跨過會試、殿試這兩道大坎,攀到科舉的頂層。哪有中了進士還降格紆尊入讀國子監的道理呢?
編寫歷史通史俗讀物,首要的是要準確、真實,編者須具一定的國學知識,瞭解相關的典章制度,否則容易出錯。
上述諸般錯,便是由於不瞭解明代的科舉制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