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題目的啟發

發表:2013-08-21 0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8月21日訊】歷時三天的溫哥華動漫節在當地的年輕人當中引起震動,據官方預計,將像歷年一樣會有幾萬人參加。門票價格定價七十多加幣,對於大人來講還不算什麼,對沒有收入的孩子來講,要是從零花錢裡面支付,的確是個不小的數字。

即便這樣,就女兒的一位同學介紹,在網上提前半年購票可以相對便宜,為了避免擁擠,取票被安排在是在開幕之前的幾天,光排隊領票就排了兩個多小時,可想而知有多熱鬧。

但每年都有那麼一批人利用做義工得到入場的機會,也就是三天中每天八小時的義工工作可以換來其餘的非工作時間入場。每天從早晨九點鐘開放,到夜裡12點才結束,據說那是年輕人狂歡的三天。

為了防止有人鑽義工的漏洞,每一位義工需要事先參加面試,女兒作為資深義工成員也去參加了那場面試。她的理由是做義工重在參與,同時覺得掏七十多加幣入場不值。回來給我們複述面試問題,分析起來非常有意思。

一個問題是,你是否喜歡動漫,將來會不會從事相關的動漫策展工作,特別是將來有沒有可能申請我們這個(策展)公司的正式員工。女兒的回答是,喜歡動漫,但將來不可能去你們那裡工作,因為我主修生物專業。

另外一個問題是,假如不給你義工機會,你會不會自己掏七十多塊錢去買票入場。女兒的回答是,不會。

.........

女兒面試出來這麼一說,照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肯定沒戲了。第一個問題女兒的回答肯定不能讓人滿意,很多實習和義工的作用就是為了將來招工用的,雖然不能說不打算在他們那裡工作的人就不賣力做義工,但反過來推論,只有打算將來在他們那裡工作的人才會賣力做事。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如果你撒謊說將來會打算到你們那裡工作或許更有利於拿到這個義工的機會呢?第二個問題分明是在表示,你正是想利用這次義工的機會來為自己省下門票錢,人家似乎明明忌諱的就是這一點。

參加面試的孩子有幾百人,錄取率不到十分之一,最後女兒被錄取了,如此糟糕的回答,竟然被人家接受,一開始我也覺得很奇怪,中國人常用的邏輯在老外這個地方不靈了。我們聽聽女兒的道理,她從中學開始接受西方的教育,思維方式已經完全與老外是同步的。

女兒說,西方這個社會最注重什麼?是誠實,面試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誠實地回答問題,一個人無論多優秀,如果不誠實,那麼將來對這個崗位就不會忠誠,沒有哪個公司願意招人格有問題的人,包括義工在內。

第一個問題答案是明顯的,因為主修生物專業的人不可能去找做策展的工作,專業不對口嘛。女兒說她做不到為了幾十塊錢而撒謊,帶薪實習的工資就這七十多加幣半天時間就掙出來了。

第二個問題非常有哲理,通常人覺得,如果招一個義工進來,讓那個人省下了門票錢,那麼展覽會就會少七十塊錢收入,所以需要通過面試的方式來進行避免,看你是不是就想鑽這個空子。

那麼你面試的時候如果直接承認你來參加義工就是為了省下那筆錢,假如你不讓我來做義工的話,我也不會花那份錢,你也掙不到那份錢,最後舉辦展覽的公司非但賺不到那部分門票錢,還少了個義工。

學過經濟的人馬上就反應出來了,這就是博弈論裡面的內容,面試過程相當於一個「重複囚徒困境」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重複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覆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覆接近無限的數量,納什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最優。

也許用理論分析會顯得比較苦澀,那麼用白話來說就是,在一個大部分人都誠實的環境當中,撒謊者會被淘汰,淘汰的過程表面上看起來是對審問者不利的,對被審者也是不利的,但最終結果是對雙方都有利的。

那麼反過來看中國,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大部分人都撒謊,不撒謊就很難辦成事情,那麼最後淘汰的是說實話的。這個撒謊是從政府就開始,一直到民間要飯的都撒謊,謊言張嘴就來已經成了人們的習慣,這樣的社會一定是最後雙輸的。

這個故事倒不是說讚美西方社會有多好,人類社會從人性角度看,任何地方都會有缺陷,只是說一個社會對於人性裡面的缺陷到底是放大還是抑制,這才是人們需要討論的問題。

這個故事的實際意義在於提示那些在西方社會找工作的畢業生,你去如何應對面試。就新的調查顯示,很多中國人留學畢業以後由於沒有找到工作而無法移民留下來。很多人覺得肯定是種族歧視,我覺得是很多中國人即便接受了人家大學的教育,但是來西方太晚,18歲出來的孩子世界觀已經基本形成,他們會按中國的套路去應付面試。

國外大部分企業都是私營的,試想如果你是個老闆,你招人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至於這個人到底是什麼種族有那麼重要嗎?去應聘的如果明明是一個能給人家帶來效益的人,人家為什麼要拒絕,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自身的問題。

我覺得未必他們懂得什麼博弈論裡面的納什均衡以及帕累托最優,是老外那個社會經歷的反覆的實踐以後得出一個結論,還是說實話才能雙贏,這給中國帶來很多的啟發。

對那些在國外找工的年輕人一句忠告——不要耍小聰明,寧可得不到這份工作也不能撒謊,這才是大聰明。

来源:余曉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