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05日訊】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皇帝穿的都是金燦燦的明黃龍袍。可是黃色為何會成為中國皇帝的專屬顏色?這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我們一直以來聽過很多說法,比如五行五色中的土德尚黃、炎黃子孫之類。但是要真正解答這個問題,可能還是得先從北朝之後常服品色次序的形成說起。
北朝之前的傳統漢晉禮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袍色排列制度,更多是通過冠、印、綬、佩等部分的不同加以區分。北朝末到隋代,在受胡服影響而產生的常服系統中,逐漸形成了以服飾顏色排列等級的「品色服」制度,其基本序列自上而下大體依次是紫、緋、綠、青、黃,並被後世沿用。這種等級排列的成因有很多,但其深層原因,和當時各種顏色染制的難易程度有一定關係。紫、緋是染制最難的兩種顏色,明艷度也較青綠高,被選擇為一、二等服色;青色系的來源藍草種植普遍,染制技術成熟,和綠色一起成為三、四等服色;黃色是在自然植物中最容易獲取的染料色素,黃也就成為了最容易染出的織物顏色,成為當時服色等級的末端色彩,和完全不用染、最廉價的白色一起,在隋唐被定為「流外官以及庶人服色」。
這麼說來,既然黃是最低等的顏色之一,那皇帝為什麼也穿黃袍?其實這裡頭有一個長久的誤會。很長一段時間裏,黃色並非帝王的專屬色,的確就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最日常的袍色而已。作為非禮儀服飾,初唐官員「入朝參及視事聽兼服黃,與庶人無異」,也都可以隨時隨意穿用黃袍。但唐上元年間曾有一次「禁黃令」,起因是某次「洛陽尉著黃衣夜行,為部人所毆」,官員夜裡穿著黃袍,被當做普通人毆打之,高宗聞後「下詔申明之,自此朝參行列,一切不許著黃」,禁止官員朝參著黃(《唐會要·輿服》、《冊府元龜·立制度》)。
這則記載在舊唐書裡被省去緣由以及前提,簡單記錄為「始一切不許著黃」,往往就被很多學者視為是舉國「禁黃」,將黃色推崇為帝王獨享之色的開始。但仔細分析史料原文,就能發現恰恰相反,這僅是為使官員和庶民上下有別,禁止百官朝參行列服黃而已,我們觀諸之後反覆頒發調整的多次制度,黃和白依然還是庶民服色。再看唐代三百年間的各種出土壁畫、繪畫、陶俑人物形象,黃袍小吏或奴僕、樂伎的形象也比比皆是。
不過自隋以來,帝王的確也著黃色,起初僅是因為黃色為日常所通服,為取方便的緣故。如《舊唐書》所稱:「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文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於匹庶,皆著黃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帶加十三環以為差異,蓋取於便事。」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屬於帝王的「黃」,其實和普通黃色系還不完全相同,而是其中一種色澤略深,黃中偏赤的「赭黃」、「赤黃」。這種選擇可能還和隋文帝個人喜好有關,便是兩唐書多次提到的「隋文帝喜服赭黃文綾袍」。到唐代因隋舊制,皇帝繼續「以赭黃袍、巾帶為常服」,「天子袍衫用赤黃」,以及「皇帝柘黃袍衫」,就一直被沿用下去了。
這種用柘木或黃櫨染出的赭黃,起初也不禁臣庶使用,當被皇帝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漸漸成為其專屬顏色,「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新唐書》),《元史·輿服志》也有「庶人不得服赭黃」之令。明代建國後,定皇帝常服為「袍黃色」,並把禁黃的範圍延伸至「柳黃、明黃、薑黃」,但赭黃依然是帝王常用的袍色。留存至今的明代帝王肖像中,尤其是中後期,大多身著各種赭黃、赤黃色袍服。李時珍《本草綱目》柘木條中提及「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西遊記》裡有一段「鬼王獻黃袍」的情節,獨角鬼王來拜見孫悟空,奉承道:「今見大王授了天籙,得意榮歸,特獻赭黃袍一件,與大王稱慶。」孫悟空穿了赭黃袍,也自封起「齊天大聖」與天庭抗衡了。
直到清代,帝后朝服顏色才明確調整為我們所熟悉的明亮度最高的「明黃」,凌駕於所有顏色之上,皇子及貴妃、妃用略偏赤黃的「金黃」,非特賜禁臣庶使用。我們很難想像,在後世象徵皇權的最高色彩,在最初卻只是庶人的服色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模仿唐制的日本,至今還把赭黃色當做天皇的專屬色彩,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唐代皇帝黃袍具體色相的旁證。平安初弘仁十一年(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嵯峨天皇以遣唐使菅原清公帶回的唐製作為範本,頒布了改定天皇服飾的詔書,制定天皇大小諸會用「黃櫨染衣」(《日本紀略》)。其衣色即為黃櫨和蘇木染出的赭黃色,這在日本也成為天皇之外的絕對禁色。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時,使用的束帶裝束禮服,便是最隆重的「黃櫨染御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