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3-04-16 18:50:01作者:
50公里寬的隕石坑,正中心有個地下爆炸產生的'圓心'(圖/ESA)
雙子坑之一的遠景照片,該相片由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號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採用數碼地形模式拍攝拼合而成(圖/ESA)
這張彩色編碼的頂部視角圖由火星快車號拍攝,它展示了隕石坑各部位的深度(圖/ESA)
今年1月4日,歐洲航天局的飛行器在火星首次拍攝到呈對稱分布的雙子隕坑,其位於陶馬西亞平原高地,緊挨著火星水手峽南部,每個隕石坑都有50公里寬,其圓心處都有一個爆炸產生的凹陷,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阿里馬「雙子。
研究者稱,這類撞擊坑能夠暴露出星球地表的往日景象,阿里馬雙子證明火星陶馬西亞平原高地曾經存在過大大小小的地下水流或冰塊。
該隕石坑是隕石撞擊火星的岩石表面,相互擠壓之下密度增加而形成。緊接著因氣壓急劇降低,產生了巨大的爆炸。能量較低的擠壓只會形成簡單的碗狀坑,大型的隕石坑偶爾會因為複雜多樣的產生條件而出現凸起的山峰或者下沉的凹陷。
有看法認為,雙子坑圓心的凹陷因撞擊的岩石或者冰塊在擠壓過程中融化排空產生,地下的冰塊在爆炸中被迅速加熱蒸發,於是產生了被岩石碎片包圍著的凹陷。
許多相鄰的小隕石坑也覆蓋有噴濺物,這證明了在擠壓過程中確實有地下水或者冰塊存在。噴濺覆蓋物指在隕石坑形成過程中因蒸發而噴射堆積在隕石坑四周的碎片。碎片邊緣呈花瓣狀,因為在噴濺過程中,液態水覆蓋其表面使其穿透地表,最後形成了流線型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