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五羊雕塑
2011年4月15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學院高海波在自己的「高開高走」QQ空間中,以《以羊為美——中國古代審美觀念的字源學闡釋》提出:就文化傳承而言,中華民族可以稱得上是羊的傳人。
昨天,記者就此採訪了高海波。他從字源學的角度概括自己的觀點:「中國人是羊的子孫,中國文化是羊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國字,不懂羊就不懂中國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國人。
200多個漢字都帶「羊」 不懂羊,難以讀懂中國字
高海波發現,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飲食方面的常用漢字,有好多都與羊有關。他統計了一下,東漢時期許慎所編的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個,而成書於20世紀80年代的《漢語大字典》,收錄的羊部字達200多個。為什麼這麼多的漢字都與羊有關呢?
「養」,繁體寫作「養」,本義為養羊、給羊餵食物,所以古書中才有「以牧為羊」之說。這也說明養羊是遠古時期中華民族重要的生產活動。
這些例子表明,這些羊部字的原始意思,與它們今天的含義已相去甚遠,再加上解放後我們進行了簡化字改革,現在人們很難解釋它們原本的涵義,也更難理解那些原初內涵與現時意義之間的複雜聯繫。所以我們說不懂羊就不懂中國字。
我們的祖先都是「放羊娃」 不懂羊,就不懂中國文化
《說文解字》對於「羔」的解釋是「羔,羊子也。從羊,照省聲。」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羔,從羊,從火」,也就是把小羊放在火上烤。而拿來烤的羊都不會太大,所以後來就延伸出「小羊」的義項來。
有學者認為,美字從字面看,就是「羊大為美」,或者「羊人為美」,有羊、有大羊,是件很美的事。
再如「羹」字,古人用羔、美會意,表示肉的味道鮮美。如此一來,「羊羔美酒」就成為一句習慣用語。還有「羞」字,本來也是指美味,如珍饈。
《說文解字》上說:「羌,西戎牧羊也。從人,從羊,羊亦聲」,意思是那些西北遊牧民族乃是一些「放羊娃」。
漢字中存在大量的羊部字,至少從側面說明,我們的祖先在遠古的遊牧時代,最為重要的放牧對象很可能是相對溫順的羊。
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據說因生於姜水之濱而以姜為姓。高海波推斷,更大的可能是炎帝部落以羊作為圖騰。同理,另一位始祖伏羲,「羲」也有羊字,它的來源與含義應該和姜差不多。很有可能,我們的祖先,包括伏羲、炎帝這些傳說中的中華始祖都是「放羊娃」。
那個時候,人們一定把放羊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中有羊,是件「喜洋洋」的事。只不過在從遊牧業轉向定居的農耕文明後,漢民族的羊越養越少,我們的文化離羊也就漸行漸遠了。
「美羊羊」寄託著美好的嚮往 不懂羊,就不懂中國人
在長期的牧羊過程中,古人不但自己品嚐「美羊羊」,還將它用於進獻、祭祀,甚至於巫術。
比如,「差」的本義為進獻;「蓋」,下面是個器皿,上面有隻羊,這兩個字都是從食物轉義而來,意為奉獻給鬼神和祖先,也很形象地說明瞭羊在原始宗教活動中,已經超越了食物的層面,而成為一種精神象徵。
近年來出土的遠古文物中,就有大量的羊首面具,也佐證了古人將羊首作為一種宗教活動的工具了。
羊不光在漢字中被賦予崇高美德的含義,羊的品格也滲入中國古人的人生哲學之中,成為真善美、溫良恭儉讓的標誌。
「善」,原本寫法是上面一個羊,下面一個口,古人認為羊的本性是溫順的、溫和的、與人為善的。義字繁體為「義」,就是「以我為羊」,也就是說:「義」是「我」表現出來的一種情感,即具有羊的美德。
中國人習慣於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這種觀念早已成為全體中華民族的印記。但高海波推斷,中國人曾經有另一種信仰——信仰羊、崇拜羊,目前仍在繼續延續這種文化上的信仰——以羊為美,以羊為善,以羊為德。
「傳人」之說不是學術名字 偏重傳播性和趣味性
昨天,武漢楚文化學會副會長晟琳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古代中國,中原人崇拜龍圖騰,龍積澱成皇帝文化核心內容,老百姓崇拜皇權,稱皇族為龍子龍孫,隨著時間推移,龍文化也滲透到普通人的觀念中。「龍的傳人」,作為一種文化認同,漸漸被大眾接受。不過,在兩千年前古代南半中國的主人——楚國的王族就是姓羋(音米,原義也是羊的叫聲),楚人的先祖與羊的關係密切。但是學術界普通認定,楚人為鳳崇拜,湖北省還據此製作了大型記錄片《鳳舞神州》在央視播放,從這個意義上說,楚人應是「鳳的傳人」。還有,我國北方草原民族,古時大多崇拜狼,作戰時舉著狼頭大旗,也可說是「狼的傳人」。「所謂龍的傳人、鳳的傳人、狼的傳人、羊的傳人,都是大眾文化的一種形象表述,便於傳播,有趣味性,但都不是學術名詞,更非科學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