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評書有三件不可缺少的道具,那就是:扇子、醒木、手帕。那麼,這三件道具是怎樣來的呢?這裡有一個流傳很久的小故事。
周莊王年間,連年荒旱,老百姓非常困苦,太后又患重病。這時左丞相肖彭向周莊王奏道:「大王要想江山穩固,太后病好,必須大赦天下,減免三年賦稅,廣施仁政。」他還推薦 了姓梅、衡、胡、趙的四個人,編了些「安邦治國,發奮圖強」內容的東西,到各地去演唱。不到三年光景,果然國泰民安,五穀豐收,太后的病也好了。周莊王大喜,封四位說書人為「四大善相」,並分別授名為:安樂堂、喜樂堂、歡樂堂、永樂堂。每人又賜尚方寶劍一口,堂印一顆,聖旨一道,可以到全國各地說書。不管到了哪個州衙府縣,碰到貪官污吏,有先斬後奏之權。
四大善相授封后,又到各地去說書,結果沒有幾個人來聽書,只有幾個六十多歲的聽眾。問其原因,一位老漢說道:「因為掛著尚方寶劍和聖旨,誰敢來聽書呀!我們這把年紀了,是不怕死的。」
後來,為了宣揚周莊王打鼓勸善的德政,便用扇子代替了尚方寶劍,手帕就是當年周莊王的聖旨,醒木就是那顆堂印。
說到醒木,過去有人通稱為「驚堂木」。這種說法是不全面的,殊不知它有十三種,這就看何人用它了。皇帝用它成為「震山河」,表示九五之尊,一拍此物,震撼山河之意。丞相用它稱為「佐朝綱」,意為安邦治國,輔佐皇帝。元帥用它稱為「驚虎膽」,千軍萬馬,發號施令,以壯軍威整軍紀。州衙府縣用它稱為「唬人磚」,用以震懾百姓,審案時拍它強令招供之用。評書藝人用它稱為「止語器」,開講前用它一拍,使聽眾注意力集中,所以說「一聲醒木萬人驚」,在章節過渡或驚險之處,拍它起到渲染氣氛之妙用。
此外,醒木還有十五種說法:道家用它稱為「感應器」,佛家用它稱為「慈悲木」,儒家用它稱為「忠怒筆」,皇帝用它稱為「龍膽」,娘娘用它稱為「鳳霞」,宰相用它稱為「運籌」,元帥用它稱為「虎威」,知縣用它稱為「驚堂」,當鋪用它稱為「喚出」,點心鋪用它稱為「茯苓」,中藥鋪用它稱為「審慎」,醫生用它稱為「慎沉」,州官用它稱為「鎮靜」,塾師用它稱為「醒悟」,大鼓、評書藝人用它稱為「醒木」,戲曲藝人用它稱為「如意」。
一塊醒木說法如此之多,不是沒有來由的。正像歌訣所說:「一塊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聖人一塊管儒教,天師一塊驚鬼神,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路八方勸世人。」
評書藝人使用的這幾件道具,學藝時不能自備,出徒時由師父贈送,成為「徒弟下山了」,並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上述傳說,質樸、優美,想像豐富,饒有風趣。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