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最近幾年卻熊霸全球,兩者完全背離,令很多投資者困惑不解。當我們將A股與成熟國家的股市,以及部分新興國家的股市作對比時發現,市場參與者的角色差異、近年來的供給膨脹、產業結構差異、監管缺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市場參與者以散戶為主
日前,著名經濟學家、摩根大通中國區研究部主管龔方雄在高交會資本市場論壇發表演講時指出,散戶太多給中國股市帶來了無效性,使得股市無法反映經濟前景和未來。這個觀點雖引起了一些爭議,卻反應了一種事實。
據瞭解,中國股市成交量的80%由散戶創造,只有20%來自機構。散戶對於證券價格的認識與機構完全不一樣,散戶的價值觀念比較薄弱,注重的是短期漲 跌。所以,即便西方發達國家實行T+0制度,其換手率仍然遠遠低於A股。據統計,以一年為單位,現在我國A股換手率是8,而美國是0.97、日本是 1.4,韓國是1.05,香港是0.97,臺灣是1.27。難怪,在我國投資股票叫炒股,顧名思義像炒菜一樣要翻來覆去。很顯然,A股市場的投機氛圍高居 全球之首,這也是造成我國證券市恥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在談到如何賺大錢時說到:「用屁股賺的錢遠比用腦袋賺的錢多」,意思就是買入股票後不折騰、不炒作,靜待市場發現價值。這似乎意味著中國股市要走牛,發展機構投資者是必要條件之一。
忽視了供求關係
股票是一種虛擬的商品,一樣受供求關係作用。供小於求,股市會上漲;供大於求, 則股市會下跌,與商品價格的波動方向完全一致。記者發現,在過去三年內,IPO大躍進使供給端膨脹得十分顯著,遠遠超出了需求端的承接能力。據統 計,2009年兩市IPO家數為117家,2010年增至347家,2011年有277家,2012年到現在,公開發行了150家。目前,市場已普遍認 為,IPO擴容是造成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從今年10月份開始,在維穩要求及各界的呼籲下,管理層似乎有意於減緩IPO的速度。但是,目前正在排隊等 候上市的公司總數近800家,形成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堰塞湖」。
對於如何治理這一問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新股還是要發,問題 是怎麼發。照此來看,堰塞湖一旦開始泄洪,股市會如何演繹呢?這是市場所擔擾的。同時,令我們所不解的是,為何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還要不停地IPO呢? 且不說高定價發行違背了價值規律,也完全忽視了市場供求原則,又是為哪般呢?
產業結構與其它新興國家有差異
有投資者發現,中國高居金磚四國之首,但股市的表現遠遜於巴西與 俄羅斯。記者瞭解到,巴西與俄羅斯的上市公司主體是資源類公司,比如鐵礦石、油氣類等,與我國有較大差異。近幾年來來,受益於全球通貨膨脹,以及全球新興 國家的工業化進程,資源價格升值比較明顯,由此推動了兩國股市的上漲。
而我國的情況則不同,首先,我國的上市公司結構是多層次的,有銀行、地 產、煤炭、有色金屬等藍籌,也有大量中小盤股。由於我國已走過工業化初期階段,正在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對資源的需求遠不如其它新興國家,因此,資源類個股 的的疲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這又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大盤。其次,正在產業轉型的公司往往不能一下子出成效,且成功的概率終究是遠小於失敗的概率,所 以,最終形成的合力方向就向下了。
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是造成我國股市沒有反應經濟發展成果的根本原因,除此以外,監管不力也給了很多上市公司混水摸魚的機會,降低了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預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