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國都城遺址《慶典樂舞圖》(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在西藏阿里地區,1000多年前曾建立起盛極一時的古格王朝。如今,我們只能從眾多的遺址、壁畫中觸摸這個王朝曾經的輝煌和繁榮。
近些年來,筆者多次來到阿里地區進行實地考查,並對古格王朝時期的宮廷舞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公元10世紀初期,古格王意希沃(965—1036年)建立古格王朝,其後他崇敬佛教,恭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大師來古格傳法譯經,廣弘佛法,使得阿里古格成為藏傳佛教再次復興的重要基地,吐蕃時期中斷了的佛教在這裡得到迅猛的發展,約1045年阿里佛教又從這裡逐漸傳入拉薩境內,這在西藏佛教史上叫做「上路宏法」。與此同時,阿里地區的民間舞蹈音樂,也隨著佛教的再次復興影響到了前藏地區。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慶典樂舞圖(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現吁的古格王宮遺址紅廟內,繪製有迎請阿底峽大師入藏以及古格王宮落成慶典的大型壁畫,紅廟左側佛像底部便是著名的慶典儀式壁畫,其中包括有著名的宮廷樂舞表演者等等。最著名的莫過於鮮舞、獅子舞、馬舞和神態悠然的樂手。例如,畫面儀仗隊伍中有吹號、擊鼓和舞蹈的各類場景。其中的號,近似後來吹奏樂器長尖、號筒。號手穿開領的長袍,有長號和短號兩種,從畫面的布局來看,基本上是兩個人一組,分別穿插在鼓手之間。樂舞壁畫中的鼓,主要是手鼓,頗似今天的仗鼓。不過古格壁畫中的樂器大多具有中亞民族民間樂器的特色,甚至可以說是中亞樂器。比較典型的是樂手們身著白色、或是紅色的長袍,頭部裹有中亞民族常見的亞麻布頭巾,做出雙手擊鼓的動作。與畫面中跳舞的表演者彼此呼應,相得益彰。
古格壁畫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兩種:一是擬獸舞蹈風格的獅子舞和馬舞,另一則是傳承至今的鮮舞。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好像他們都是民間舞蹈,但在當時他們都是在宮廷內表演的舞蹈藝術,因而,我們也可把它們看成是宮廷舞蹈之一。
獅子舞,自公元一世紀前後就在中亞各國,尤其是西域諸多民族中頗為流行,大約在公元二世紀前後經由西域、河西走廊逐漸傳入中原漢族地區,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發展,迄今已成為我國漢族地區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民間舞種之一。
在古格壁畫中,獅舞前面領頭的是手拿香爐的僧人,再上就是著名的印度神猴哈努曼,獅子被綢緞打扮成綠、紅、白三色,這種表演形式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藏傳佛教的寺院當中。由於獅子與佛教有密切的象徵意蘊,故深受佛教徒們的愛戴和敬仰。緊隨獅子後面的便是古格壁畫中著名的馬舞,舞者為兩人,一人身著白色長袍,頭戴廣檐帽,馬身為白色。另一馬舞者,身著紅色長袍,頭戴白色圓頂冒,馬身為紅色。這種表演形式類似漢族地區的跑旱船,表演形式活潑生動,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據瞭解,獅子舞在藏族地區幾乎完整地被傳承了下來,但遺憾的是,別具風格的馬舞卻幾近失傳。
札達托林寺壁畫《金剛舞女圖》(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古格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宮廷舞蹈,應該算是流傳了數千年的「鮮舞」。壁畫中的舞者為10人,全為女性。從畫面來看,舞姿生動,隊形整齊,表情怡然,動作典雅,著裝講究。
鮮舞是不同年齡的婦女錶演的一種抒情舞蹈,據記載,一般都是在迎送賓客,或是寺院在舉行羌姆時,穿插演出的舞蹈,其目的是為了慶典而進行的儀式助興舞蹈。據調查,目前流傳在阿里地區的鮮舞有13種,每種舞蹈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音樂和唱詞,但是舞蹈表演的動作基本相同。
札達托林寺壁畫《十六金剛舞女》(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需要指出的是,鮮舞表演十分講究衣飾著裝和頭部裝飾,她們的服裝也別具一格。比如,頭部要用布做成「吉務」、「改務」等,上面要鑲嵌金銀、珍珠、珊瑚、瑪瑙等寶石裝飾,舞者還要披披肩等。古格壁畫中的10女子鮮舞圖都著披肩,但未戴頭飾。
古格王宮遺址中的其他舞蹈表演壁畫,最有代表性是金科拉康,也就是壇城殿中的瑜伽舞蹈,這種舞蹈雖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宮廷舞蹈,但在王室的慶典儀式中有時也會上演。
從藏族歷史的發展與文化的傳承來看,吐蕃王朝時期的宮廷舞蹈以及禮儀文化也被古格王朝所繼承和發展。在這裡,值得一提就是吐蕃松讚干布時期著名的16女舞蹈。藏族史料《西藏王統記》曾形容:「盛裝打扮手持鮮花,十六位美麗可愛的姑娘,高歌歡舞把人陶醉。」這種舞蹈便是藏族歷史上著名的「諧瑪」,諧瑪,也就是「女子的歌舞」之意。在阿里扎達托林寺壁畫中繪有16金剛舞女,有可能是吐蕃時期16女舞蹈的傳承。
托林寺的16金剛舞女壁畫,繪製在大殿的門廊之內,整個壁畫氣勢軒昂,高貴典雅,16舞女均穿長裙,面部飽滿,頭戴花冠,雙耳著環,豐乳細腰,披帛繞肩,輕盈曼麗,身姿富態。其手部、腿部、表情動作造型嫵媚動人,生動地繼承了古印度舞蹈美學思想中的「情」、「味」、「艷」的舞蹈境界。
這些生動的舞蹈壁畫,是我們研究公元10世紀前後古格王朝時期宮廷舞蹈最直接的視覺材料,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