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市是否出現了泡沫?各家觀點之針鋒相對,實在讓人目瞪口呆。被稱為「做空大師」的查諾斯(James Chanos)稱中國正面臨著一次世界級的房地產泡沫。他將中國各大城市的狀況比作迪拜和邁阿密,預計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破裂。
查諾斯的推論很簡單:中國在金融危機期間向房地產行業注入了過多資金,房價已經超過人們的承受能力。在中國最富有的城市,三十幾歲的年輕夫婦年收入大致為六萬到十萬人民幣,但普通的住房則在六十萬到百萬。這是無法承受的價格,遲早會像美國的房市那樣坍塌。
但是,中美國情不同。中國沒有美國的次貸問題,況且中國人更捨得在住房上花錢。這樣的中美對比是否合適,我一直有所懷疑。
不過,到網上一查此公的履歷,知道他是對沖基金的總裁,一生引入注目的事情有兩個。第一是當年做空安然公司,並隨著安然的破產發了橫財。
第二件事情則是最近,他反覆聲稱中國經濟出現泡沫,正在做空中國等等。查諾斯因為在安然問題上料事如神、演出過大手筆,誰也不敢對他的話掉以輕心。
想想看,在2009年經濟尚未走出衰退時,新聞中就不時有中國各大城市的房價「逆勢飆升」的報導。其中一些數字觸目驚心:8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達到了18502元/平方米,創出了歷史新高。其中,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平均成交價格達到1812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6%。
1∼7月,長春商品住宅成交均價359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3.3%,同樣創歷史新高。2009年前5個月,南寧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4500元/平方米,也創出歷史新高。北京、廣州、杭州等熱點城市的房價經過2009年幾輪飆升,也處於非常高的位置。
當時不管是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處於復甦階段,並未全面回暖。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也無明顯提高。城市房價之所以能在這樣的局面下逆勢飆升、創出歷史新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豪宅市場的火爆。
一方面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發達國家的3∼6倍,住房租售比(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價之間的比值)超過400倍,幾乎是國際公認的正常範圍(200∼300倍)的一倍。
2009年上海市已有13家樓盤銷售價格突破10萬元/平方米。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價格達到3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比比皆是。這樣高的房價使普通居民買不起房。
另一方面,富人以購買房地產作為投資。房價火爆的深圳,樓市投資比例已經接近30%。這一切,說明瞭我在上面談及的觀點:中國的房市,由貧富急劇分化中的富人和土地資源的奇缺來支持,在現有的市場框架中只能上行。不過,這樣的房價早已超出普通百姓的購買能力。
賴偉民教授從2009年開始實地走訪了全國60多個城市的150多個樓盤,試圖解開樓市「火爆」背後的謎團。有些企業主向賴教授坦白:「別看我廠裡的機器在轉、工人在忙,可那是虧本的,但我得做給銀行看,這樣才能拿到貸款,才能去炒樓。」「人民幣升值預期、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減少、原材料上漲,加上金融危機的衝擊,許多企業便頂不住了。」
如上所述,從收入與房價比、租售比等指標看,中國大都市的房市泡沫早已超過美國房地產泡沫崩解前的水平。不過許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人們手裡的錢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中國沒有美國的次貸問題,因而不會出現美國式的危機。
但是,賴教授的工作則揭示出:中國房地產泡沫中的問題,也許不比次貸來得更輕。房市實際上是被許多企業的資金撐起來的。這些企業本身在賠錢,一直在用房地產投機的收入遮掩自己的虧損。
無本炒房、自賣自買的現象也異常普遍,和美國2006∼2007年的狀況非常相像。當時美國的許多炒房者,今天買明天賣,賺錢全不費功夫,並且 不斷提高市場的價格預期,在社會上引起了「現在不買就永遠也別想擁有住房」的恐慌。如此強勁的房地產市場,竟然也頃刻間灰飛煙滅。難道中國能夠例外嗎?
不錯,美國房地產泡沫的一個基礎是次貸。這是中國沒有的。但是,中國的企業不幹正事,從銀行貸款後就去炒房。這和次貸比,究竟哪個更糟糕呢?
要知道,次貸在房市不斷上行的情況下並不會成為問題。只有當房市下跌時,次貸危機才會爆發。中國的企業炒房,在房市上行時也不會有問題。
但是,一旦房市下跌,不僅企業在正業中的虧損暴露無遺,企業的貸款也都被套在房市中大為貶值。到時候,大量企業會破產,無法還貸,進而使銀行收不回貸款來,觸發金融危機,傳染給整個經濟。這能比次貸好到哪裡去呢?
當然,賴教授的工作還很不系統。他沒有、也不可能給拿出系統的數據,展示企業炒房究竟達到了什麼規模、捲入的資金有多大,乃至我們無法評估房市泡沫究竟膨脹到什麼程度,泡沫崩解後的衝擊究竟有多大。
但是,中國的經濟比美國的經濟更依賴於房地產。中國目前為房市承受的風險恐怕更大。賴教授揭示了中國房市乃至整個經濟的隱憂。
任志強顯然另有心境。他針鋒相對地放炮,說中國房地產沒有泡沫,「用行政措施遏制的房價、遏制需求而產生的銷售下降並非是市場的正常供求產生的信號作用。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得到真正解決,未來如果消費出現報復性反彈,被壓制的需求再一次釋放時,或面臨著供求嚴重失衡的局面。」
他洋洋灑灑寫了萬言書,稱房價高的根子在於供地緊張,要求政府加大土地供應。不僅如此,他還搬出曼哈頓的房價,說明中國這麼火爆的房市並不過分。甚至比起美國來房子還很便宜。
他無法迴避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明顯高於美國的事實。但抱怨說:「多數人眼睛只盯在核心城市的房價或盯在城市核心區的房價上,這樣就無法用合理的中位數計算出正確的房價收入比……如果用紐約曼哈頓島下城的120平方米的公寓價格220萬美元計 算(普通出租公寓的平均價格),則美國全國的平均房價19.5萬美元/套,或說核心大城市的一般公寓房價是全國的平均房價的15—18倍(紐約中城的房子 和皇后區或中央公園兩側的房子最貴,約比下城的房價高出20%以上……)。中國的核心城市,如北京或上海的房價如果與全國的平均房價比,則只有7∼8倍, 即使按十倍計算平均44460元/平方米,也比美國的情況相差巨大。」
這話分明是在暗示,把北京上海的房價抬到44460元/平方米的水平,還算是便宜的呢。不信你看看曼哈頓就明白了。現在不乘機買房,以後就沒機會了。
房地產商想炒高自己產品的價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作為消費者,則應該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不妨把任志強揮舞的曼哈頓這把尺子是什麼先搞清楚。
眾所周知,曼哈頓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自然也是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財富相當集中。2005年,曼哈頓的人均收入是十萬美元。注意,所謂人均收入,包括老人、孩子等被撫養人口,遠低於人均工資水平。
任志強所說的曼哈頓島下城,平均年家庭收入在2007年是十六萬多美元,其中16%的家庭年收入超過四十萬美元。另外,這裡單身家庭、沒有孩子的家庭佔據大多數。有孩子的家庭僅佔22%左右。
僅夫妻二人或者單身,用住120平米的公寓嗎?他們標準放低些,大致十年收入也夠買套住房了。三口之家,則平均收入達三十萬,買120平米的房子,不過七年多的收入。至於年收入四十萬的家庭,三年的收入就可以把任志強所說的房子買下來。
我不知道任志強憑什麼把220萬美元120平米的房子算作曼哈頓下城區的平均價格。我最近找到的數據顯示,2010年3月曼哈頓中城區(按任志強的說法,那裡的房價比下城區貴20%)的中等房價為72多萬美元。
我更奇怪的是,既然要比較中心城市和全國房價的差別,任志強為什麼不拿紐約市為例,而要挑出華爾街所在的世界金融心臟這個奇貴的區來。
不妨看一看2010年5月21日CNN財經撰稿人Les Christie根據房價和收入水平算出的美國房價最貴的城市:排在第一的是紐約,中等房價為42.6萬美元,中等家庭收入為6.56萬美元。第二是舊金山,中等房價58.5萬,中等家庭收入9.84萬。
第三是火奴魯魯(檀香山),中等房價40.3萬,中等家庭收入8.17萬。第四是加州的聖安娜,中等房價為41萬,中等家庭收入為8.73萬。
第五位為洛杉磯,中等房價為30.6萬,中等家庭收入為6.29萬。即使按紐約的標準,六年半的收入也能買套房了。
而印第安納的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人口171萬多,也算個大城市了。但中等房價不過9.6萬,中等收入則6.87萬,一套房的價格還遠不到一年半的收入。
另據CNN2010年2月17日的報導,美國家庭的中等年收入為64,000美元。如果以稅後收入的28%支付一般房貸為可承受住房的底線的話,那麼這些家庭就能夠在可承受範圍內購買70.8%的現售住房。這種全國性的數據,為什麼不拿出來作為參照?
如果按任志強的公式,北京上海的房價應該達到44460元/平方米的水平。那麼,70平米的普通住房就要賣三百多萬(3112200)。對於年薪700多萬的任志強當然是不貴了。但對於年收入10萬左右的中等家庭,三十多年的收入才能買一套房。回到現實中來。
根據2010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2010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北京的房價與收入比為25:1。也就是說,一般家庭25年的收入才能購買一套住房。
這還能說不貴嗎?
是不是應該以美國的標準來評價中國的房市,這且另當別論。但是,如果真要拿世界房價最昂貴的地方之一曼哈頓來衡量中國的房市,那麼中國房市的價格實在太嚇人了。
我現在還無法斷定中國的房市有沒有泡沫。但是,沒有泡沫比有泡沫更可怕。因為那將證明我們前面的所有論斷:中國的貧富差距,足以使富人的財富憑市場機制把普通百姓擠出房地產市場。
来源:金融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